香英婆婆

香英婆婆

谷魅散文2025-09-08 19:27:23
村子最东头,住着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太太。老太太无儿无女,孤苦另丁,加上住得偏僻,平时很少与人交往,村里人一般难得见到她。只是到割完了禾的时候,队里分口粮,她会拄着一根拐杖,颤巍巍地移动着那双三寸小脚,蹒
村子最东头,住着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太太。
老太太无儿无女,孤苦另丁,加上住得偏僻,平时很少与人交往,村里人一般难得见到她。只是到割完了禾的时候,队里分口粮,她会拄着一根拐杖,颤巍巍地移动着那双三寸小脚,蹒跚地来到祠堂里,用一只破旧的布口袋,分她那份少得可憐的口粮。
母亲告诉我:“她是香英婆婆,村里数她最大,要好好尊敬她!”
香英婆婆是我的祖母辈,是村里年龄最大、辈份最高的人。我的祖母去世后,全村三百多口人,她这一辈的人只剩下她一个。虽然她不和我们家同一房族,但我的父母亲把她当自己家里人一样看待。父亲会经常去给她送些柴茅;母亲会去给她洗被褥、晒床铺;摘了辣菽南瓜时,母亲会叫我送些时鲜蔬菜给她。
有一次,我和父亲去消泷河里捕鱼,收获不少,父亲挑了两条最大的角鳊叫我给香英婆婆送去。我提着用柳条串着的两条鱼,老远就叫着“婆婆,婆婆!”来到她家门口,叫了半天也无人应声。
那是一幢破烂不堪的土砖房,中间是厅堂,两边是房间。可是东边的房间已经倒塌,断壁颓垣上爬满了南瓜藤,金黄的南瓜花开得正艳,有蜜蜂在花间飞舞,发出嗡嗡的採蜜的叫声。没有厨房,在厅堂的一个角落,用土砖垒着灶,一口铁锅,锅里放着用过的没有洗净的碗筷。靠上厅放着一张小方桌,几条木凳,大概是吃饭时用的。墙壁上挂着一只破旧的竹篮。除此以外,没有其它什么家具。
香英婆婆住在西边的房间里。房门虚掩着,听到我的高声喊叫,才用微弱的声音应了两声:“是蓑崽呀,什么事?”
“我来给您送鱼。怎么?您病了?”
香英婆婆吃力地打开房门,扶着门框,慢慢地移动身子,两腿艰难地站立着,嗦嗦地发抖。我知道婆婆病得不轻,放下鱼,飞快地跑回家,把这个情况告诉母亲。
那时,村里没有医院,也没有医生,乡亲们病了,靠自己寻些土方、找点草药。母亲到村前的山坡上採来金银花、艾叶草,熬了汤给香英婆婆喝。农村人命贱,吃了两天,婆婆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在我的印象中,香英婆婆平常是很少生病的。她整天劳劳巴巴,不停地做这做那,有时还到生产队里去出工,参加集体劳动。
按道理,象她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是不用出工劳动的,而且又是五保户,可她说要出工,要自己挣公分。当生产队长的伯父拗不过她,只好安排她做些看牛、晒谷赶麻雀之类的轻活。记工分时也照顾她,按中年女劳动力的底分给她记工。这样,到年终分红时,香英婆婆的工分勉强能够养活自己。
香英婆婆的思想是很先进的,做什么事情都先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生产队,想到国家。那时,不仅粮食由国家统购统销,就连一些农副产品都由公社下达计划指标,统一收购。快过年的时候,供销社按公社下达的任务,来村里收购生猪和鸡鸭,不少人家不愿意完成收购任务,因为价格太便宜;而香英婆婆却抱着一只老母鸡,说要按收购价卖给供销社,支援城里的干部和工人老大哥,使城里人过年能吃得上鸡。供销社的收购员十分感动,听说香英婆婆是五保户,怎么也不肯收她的鸡,说:“老婆婆,您的思想很好,值得大家学习,但您的鸡我们不能收,留给您自己补养身体吧!”可香英婆婆说什么也不肯,硬是替生产队完成了一只鸡的收购任务。香英婆婆的这一先进事迹还上了公社表扬好人好事的黑板报和有线广播。
大家都说香英婆婆有共产主义思想,公社和大队干部也表扬她思想觉悟高;可香英婆婆听了表情很坦然。她说,上交一只鸡有什么,一个人要多做好事,不要造孽,要多多作福修善,来世才会有好报。
我不知道香英婆婆为什么会孤身一人。我曾问过母亲:“香英婆婆没有生过孩子吗?”母亲只是简单地回答:“生过。”“那她怎么会是一个人过日子呢?”“老公死得早,儿女没带大!”
后来,我又影影约约地听村里人议论过,香英婆婆八字不好,她算过命,算命先生说她剋夫害子,命里注定无后!
原来,香英婆婆一直在苦苦修行,做好事,做善事,争取来生有个好命运。于是,我又从村里人们尊敬她的眼光中,发现多了几分可怜和同情。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也觉得香英婆婆可怜。她辈分大,年龄大,又无儿无女,我们不仅应该尊敬她,而且应该同情她,可怜她!
香英婆婆对神灵是非常虔诚的。她相信自己命苦,怀疑自己前生世造多了孼,今生今世要悔过自新。她信奉菩萨,特别信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希望观音菩萨能够保祐她。
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那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按我们乡下的习俗,那天应该装天灯。家家户户在门口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撑一把伞,伞下点着油灯,摆上柚子、米果和斋饭,供观音菩萨享用。
我们一群孩子觉得装天灯特别好玩,尤其对供桌上摆放的柚子、米果馋得直流口水。于是,我们一边看着香英婆婆作揖打拱、跪拜磕头的滑稽样子,一边盘算着如何把婆婆供桌上的柚子、米果弄到手。
在我们一群孩子中,王种的脑瓜最聪明,鬼点子最多,他教我们找来竹杆,竹杆上装着纺棉花用的铁钎,趁香英婆婆正在全神贯注地跪拜磕头的时候,用铁钎刺住柚子或米果,荷了竹杆嘻嘻哈哈一哄而散。香英婆婆跪拜完后,站起来看到桌上没了柚子和少了米果,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后来,香英婆婆终于发现了我们制造的恶作剧,但她没有责怪我们。她自己没有孩子,但她特别喜爱孩子,对我们这群孩子特别慈爱。我们知道自己犯了错,去向婆婆道歉,可香英婆婆一边将敬过菩萨的米果分给我们,一边教导我们说:供果是敬菩萨的,要请菩萨先享用,菩萨用过之后我们才能吃……
小学毕业后,我去县城上了中学,再也没有见过香英婆婆。寒假回家过年时,母亲告诉我:香英婆婆老倒了!听了这一噩耗,我久久沉默不语。
2008年2月21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