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的由来

龙凤的由来

强韵散文2025-10-05 15:49:59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人们正是在这样匆匆的日子里送走了平平凡凡的日子。以至于后来的人对自己居住地的名字了解的很少,也不曾知道为什么起着个名字。尽管我国的地名不少,你可能认为只是个符号而已,其实不然,就像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人们正是在这样匆匆的日子里送走了平平凡凡的日子。以至于后来的人对自己居住地的名字了解的很少,也不曾知道为什么起着个名字。
尽管我国的地名不少,你可能认为只是个符号而已,其实不然,就像中国的汉字一样,尽管烟波浩淼,当拂去历史的灰尘,还是能够探究出它的起源和起因的。
这里就说说大庆市龙凤区,龙凤的由来。其实据有关文字记载,早在六千前新石器时期,龙凤一带就有人类活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曾经留下肃慎人(满族人的祖先)的足迹。金元时代这里属于成吉思汗二弟哈不图哈萨尔的封地。满清入主中原后,这里属内蒙哲里木盟杜尔伯特固山贝子游牧之地。直到19世纪这里仍是草苇丛生,孤兔出没,人迹绝少的莽莽荒原。没人居住,自然也就没有地名。
20世纪初,沙俄帝国掠夺我国资源,胁迫积贫积弱的清政府与之“合作”,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铁路(当时称东清铁路)。这条铁路横穿龙凤。修到此处时,为了方便管理,俄国人为当时的龙凤起了第一个名字:“倍力吐”。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东清铁路通车后,这里设立了一个养路工区。住户总人口不过200人。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帝国战败,东三省重归清政府管理,龙凤也获得短暂安宁。
1931年,日本政府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龙凤自然也未能幸免。日本侵占后,因为“倍力吐”这个名字不符合日本军人的语言习惯,为了易于记住,方便管理,他们将“倍力吐”改名为“溜号”。在“溜号”铁路段内,负责养护铁路的是中国工人。他们为了生存而屈服在日本人的淫威之下,内心却对日本人充满了痛恨。
3年之后,也就是1934年,李魁龙、张广凤二人来到该养路工区当工头。当时工人们对于日本人的憎恨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连日本人起的地名他们也不想用。后来,工人们一商量,就想给这个地方起个中国的名字。然而起什么名字却难倒了这群工人,后来一名工人提议,干脆就用两位工头名字的尾字组成一个新的地名,因为在我国的传统中有龙凤呈祥,是个美好和吉祥名字,因此,“龙凤”这个名字就这样产生了。这个名字既有中国特色,又寓有吉祥之意。将工区改名为龙凤养路工区。
当时,铁路的专用名词,曾称此为53号,因为这里北距萨尔图20华里,南距安达40华里,所以也称这里为“南二十里”或者“北40里”,周围的地方,如现在的省级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至今扔有人叫它“北二十里泡”,就是当时延续下来的。
1959年,大庆发现了油田,火车开始在龙凤停车,后正式命名为龙凤站。
1960年2月,气壮山河的大庆会战打响,5月10日炼油厂开始筹建。1980年4月20日龙凤区政府成立,是大庆市的一个行政区。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龙凤”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龙凤,是石油化工区,经济高速发展,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们生活富裕幸福,全国最大的唯一的城中湿地--黑龙江省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坐落着龙凤,已经成为了大庆靓丽的名片。如果你乘火车和长途汽车从省城哈尔滨进入大庆,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龙凤湿地这片绿色的巨毯,飞舞的鹤鹭,摇曳的芦苇欢迎着你。
龙凤现在真正实现了龙飞凤舞正当时,称得起了名副其实的“龙凤”之美誉。
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