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辈子:记得青春年华少

半辈子:记得青春年华少

怨尤散文2026-03-04 12:28:52
回忆的闸门一打开,就关不住了。刚还在犹豫,是否接续,犹豫的理由挺充分的,就是担心一路的回头回脑,会多了叹息,或伤感。或许选择有所保留,跳跃过去,也未尝不可,谁不想独余美景呢。1初中毕业照上,我在媛的右
回忆的闸门一打开,就关不住了。刚还在犹豫,是否接续,犹豫的理由挺充分的,就是担心一路的回头回脑,会多了叹息,或伤感。
或许选择有所保留,跳跃过去,也未尝不可,谁不想独余美景呢。

1
初中毕业照上,我在媛的右侧,一样的粉色上衣,只是她面若桃花,我是丑小鸭。丑小鸭的右额角有道未痊愈的疤,电熨斗火热的痕迹,就在拍毕业照的前一天。丑小鸭更丑了。但我不在乎,我在媛的右侧微笑着,不像媛抿着小嘴一脸严肃,可即便不笑,媛也好看。我微微昂着头,似乎在炫耀额角的伤疤,颇有纪念意义的伤疤。
媛与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特像,但比她更漂亮。自古红颜多薄命,媛就是如此。婚姻一直颠沛流离,在美国十几年也未曾回国一次。
初中和媛形影不离。风大的放学路上,媛在脸上蒙了块沙巾,可还是被人轻佻。连沙巾都遮掩不掉的美丽。丑小鸭那时还不知道嫉妒和羡慕,只是报不平,横眉立眼地怒对那小子。
媛有个妹妹,妹妹不像媛,不好看。若谁说姐俩相象,媛不乐意。毕竟血脉同根,像不代表媛不好看呵。
媛的老爸出差日本,带回来一个日本原装大彩电,是那时我见过的最大的彩电。我和媛做完作业就守着大彩电,清晰似影院。媛还送我一条日本丝袜,那质量那弹性那色泽,都无与伦比的好,穿了好久都没坏。
上数第二排正中间的胖小子,我们的大班长,前几天遇到了。二十二年之后的第一次相遇,他还是一副胖样子,性格却变化很大,开朗风趣。胖班长因为未能先行给我们一桌结帐而懊悔的可爱模样,也许只是我们一起年少过方可深悟的。
照片里有我的同桌,我的班主任老妈,多年至交却多年疏淡的老友,偶尔路遇意气风发的老同学,有的几进几出围城,有的始终城外盘旋,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现已移民澳洲,有的开了小店,有的依旧奔波忙碌苍老不堪……

2
和老先生的恋爱很没创意,象是被人操办的一样,经双方介绍人介绍,相见在市局宿舍的三楼。这边我和老妈、同事,那边老先生的姑夫、三姨。那时老先生也住宿舍,娘家在外地。
老先生浑身上下最令我满意的地方就是眼睛,大,而深邃,睫毛浓密上翘。回头我犹豫犹豫再三犹豫,老妈老爸关键时刻把包袱甩给了我,自己拿主意吧。
看在毛嘟嘟大眼睛的份儿上,我咬牙认了。老先生当然有令我美梦破灭的弊端,诸如他吸烟,而我最讨厌烟,他家在外地,而我从没想过跟外地人花前月下,他太苗条,谁知道有没有健康问题。
可我这朵初恋的花,还是不偏不倚栽倒在老先生不伟岸却也挺拔的身边,俯首甘为孺子牛。然后这牛马就做了半辈子。

3
突然发现,其实一谈到感情阶段,岁月便开始走入平缓时代。如果爱情顺利,婚姻顺利,一切就是毫无创意的开始。不是么,对于初恋直抵婚姻城堡,并很快拥有了接班人的人生,不就这样么。
倒不能看作是怨言,实质也的确无怨言之意。我喜欢这种风清月明,安顿缓和的生活,一切都不会大起大落,原本我就受不得刺激,本我就不是一个内心充满想法的人。若无大事件,我不会去努力改变现状。
所以我丢了,或说放弃了所谓的地位,但目前的日子我更喜欢,小桥流水人家,海边氤氳烟水。所以当收到蝴蝶的问责,我毫无愧意,为什么要改变,为什么人的老样子需要改变,为什么按部就班不能被人容忍。
只要是喜欢,生活就是美好的。这对任何人都适用。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所以我的生活是静好的。

4
市局软件系统培训时,正值盛暑。
等我们从电影院般的电教室解放出来,才发觉瓢泼大雨已把整个城市浇成了一片汪洋。后来知道,那几乎是历年罕见的一场暴雨。
一堆女人缩手缩脚地挤在楼门口,很多人没有作足准备,都在愁怎么回家转。雨依然没有缓和的意思,仍在不管不顾没头没脑,大街上车辆不多,出租更少得可怜,而且无空车。那年月人们再没办法,也没人想到日后买辆车,再不用风吹雨打,就象保险那块支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未必提到议事日程一样。
放到现在,不光是心里下定决心,眼里更对干燥无恙的车小姐车先生充满复杂,只是当初这点背景都只存在于电影梦幻里。
那场暴雨定格在我的记忆当中,比重之大,完全缘自老先生的出色表现。
老先生的打扮实在可笑,一条大裤衩,在家穿的,一双人字拖,在家穿的,一头乱发,风雨蹂躏的,手里拎着一双凉拖,我饭后散步趿拉的。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除了老先生,仅还有一位丈夫,等候在楼前。
老先生的行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简直就是一创举,差点让我感激涕零。老先生婚后很快就成了需要我处处关怀的孩子,还像算盘上的算盘珠,扒拉一下动一下,脑子里只剩下吃喝玩乐。所以老先生风雨飘摇中的出现,不亚于上帝送给了我一个全新的长大了的丈夫。
我压抑着激动,两眼迷离,一下子站到老先生面前,傻乎乎地冒出一句,你咋来了捏?
接下来的镜头,从市局楼门口到消失在东拐角,我挽起裤角,紧紧抱着(可以这么说)老先生的胳膊,小两口共打一把伞,在众人艳慕的目送下,汲水而去。
到家的路很近,我们趟在几乎没膝的泛滥雨水中,以浪漫的心态,幸福也泛滥成灾。
这个片段,可以永不忘了。

5
在被人感觉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的时候,儿子降生了,好像我们两个人的大玩具一样,在玩乐中不知烦愁。
四个月起,儿子很是肥胖,完全超过同龄标准。一周岁时,婆婆开始给儿子减肥,可即便玉米糊糊也不能毁了儿子的好胃口。直到幼儿园时期,老师叮嘱这孩子不能再胖,会影响智力。好在儿子懂事,上学前体态有所均衡。
每个女人的青春,多在家庭与孩子的周旋中流逝了。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无法言状的失落。得到了一种和另一种爱,而失去了一份意气风发的年华,生命从此不能反复。用别样的眼光,是否值得?

6
2000年,跨世纪的一年,我们搬进了新家。而装修的那一个月,这么多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甚至做下了“病根”。
拿到房子钥匙已是隆冬季节,旧房子早已买出,买房人只等我们搬家。老先生忙得很,不知道自己一顿吃几两干饭,从装修一开始到结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