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中的一句经文。原文是这样讲的:“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据《六祖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中的一句经文。原文是这样讲的:“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据《六祖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就是听了这句经文而大悟的。“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见《六祖坛经》)我孤陋寡闻,福慧不足,此生无缘开悟。但对于这句经文,我曾细细揣摩,胡思乱想。有一日,我将这句话的句读改了一下,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所得,写在此处,贻笑大方。
所谓“应”,不是应该的意思,而是回应,反应的意思。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者说是“福来要招,祸来要消”。所谓“无所住”,与通常的讲法没有区别,即《金刚经》讲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换句《金刚经》的话说,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实中的一些话可以体现这种思想,如“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活在当下”,“事情过了就算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切都会过去的”等等。所谓“而生其心”,就是经中所说“生清净心”。现实生活的一些祝福的句子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如“欢喜长随”、“欢喜心生”等等。
实际上,我们平常的一些话的精神就与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如“本分”。有一次,一个小姑娘问我,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子作为丈夫。我告诉她,找个本分的男子。她说,是老实巴交的吗?我说不是。我告诉她,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单位勤奋工作,赢得同事们的好评;在父母面前,嘘寒问暖,孝顺有加;在朋友面前,诚实有信、尽心竭力。这个人就是本分的人。所谓本分,就像演戏,不管演什么角色,观众都拍手叫好。我还告诉她,如果完全的本分,则等于圣人,现实中是难觅一二的。如果遇到有这个趋势或者说往这个方向努力的男子,则可以以心相许的了。
再说一个谈恋爱的故事吧。是我的一个小兄弟,看上了一个姑娘,非常苦恼,来找我诉苦。我问他,喜欢她什么。她说,人很漂亮,生活品质很高。我问他,什么是高品质的生活?他说,就是生活很讲究,吃穿用住,都要名牌。我问他,这个姑娘是做什么的,家庭背景如何?他告诉我,是个普通的公务员,父母也是。我长叹了一口气,告诉他说,这不是高品质的生活,是虚荣的生活。如果经济状况很好,生活讲究一点,无可厚非。倘若背离了自己的收入情况,一味的攀比,则是虚荣,则背离了“本分”的原则了,说一句俗不可耐的话,就是“麻雀吃胡豆”。我进一步告诉他,如果是这样的女孩,或许她的漂亮可以给他带来片刻的欢娱,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无尽的痛苦和麻烦。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许多的烦恼和苦闷,或许是对昨天的追悔,或许是对今天的担忧,或者是对明天的期盼,甚而至于可能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到“应,无所住”,则会“生其心”的,生清净心、欢喜心的。
愿天下人皆能欢喜长随,欢喜心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sanwen/x57ufd4t10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