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游太姥山

品游太姥山

寖薄散文2025-11-10 17:49:24
总想寻找一份惬意,远离繁忙的生活节奏,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让自己全身心的放松,自由自在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象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总想置身与一片青山绿水,在流泉幽林中穿梭,随山风唱和,拾起片片落叶,
总想寻找一份惬意,远离繁忙的生活节奏,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让自己全身心的放松,自由自在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象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总想置身与一片青山绿水,在流泉幽林中穿梭,随山风唱和,拾起片片落叶,载动心灵的轻舟,徜徉在蓝天白云之间,去依偎天边雨后绚丽的彩虹,将自己完整的交给大自然的怀抱,融入到秀丽的山水之中,任岁月的长河悄悄的流淌,静静的在那里享受一份清宁,一份快乐,品游过太姥山后,总算满足了这份闲情逸致。
起初知道太姥山的名字是在前几年福建东南电视台播天气预报的时候,有太姥山这个名字,但印象总不深,认为不过就那么平常的一座山而已罢了,无需值得去游览、去关注、去品读,直到去年的金秋十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几个宗亲驱车七百多公里去福鼎拜访周氏宗亲的时候,乘机游览了太姥山,才让的心中彻底改变了对它的偏颇。
当车子停在停车场时,我们一行四人站在停车场,这里可以远眺对面的太姥山,当时我第一个看到的感觉是,不像福鼎朋友介绍的那样神奇,似乎是再也不过平常的一座山而已,同行中有位二次来过太姥山的宗亲周道程笑笑说:“你呀,不识太姥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场’中。走进太姥山,你就会识太姥山真面目啰。”我扑哧一笑,未可置否。
我喜欢游山,也喜欢品山,品游一座奇山,乐于其中,美在其中,有益身心,更有益于思想中对山含蕴的感悟与升华。
我们边走边谈,同行周道程成了我们的向导,他滔滔不绝地说,位于我省东北部的太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而闻名,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这山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同行中还有位县图书馆馆长郭晓红,她在来之前,就查看了有关太姥山的资料介绍,是她把太姥山名字的传说告诉了大家,她说,太姥山原名才山,相传尧帝时有一女子种兰于山中,在她得道成仙时,恰遇尧帝乘舟至此,见她容貌与自己母亲十分相似,就封她为太母,才山也从此改为太母山,汉朝时,太母山被封为三十六名山之首,正式改名太姥山,传说东海诸仙每年都要在此地举行聚会,故有“海上仙都”之美名。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吟着诗仙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句,我们沿着朝圣者走过的石阶拾级而上。山路两旁,浓荫覆地,古木参天,群峰环抱,步换景异。绿荫丛林处,不时的出现一些造型玲珑别致的亭子,罗布在山麓岩顶,容游客稍做小憩。经涌翠亭、柳杉坪,来到了石景集中的迎仙台。传说中迎仙台是太姥娘娘迎接诸仙的地方。这里,四周峭壁旁突兀着几座小山峰和嶙峋的山岩,那奇特的造型着实令人遐思无限。
太姥山的最大特点就是石头,每一座山峰都有怪石环绕,仿佛要想读懂它,仅凭我们人类这点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看,那金猫张牙舞爪地扑向那只小老鼠,小老鼠被追得东逃西窜,所以叫“金猫扑鼠”;河马张开大嘴,对天怒吼,这就是河马啸天。还有通天洞、将军洞、夫妻峰、仙人锯板……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我和郭馆长赶紧举起相机“咔嚓”“咔嚓”按下快门,就想让太姥山永远留在自己的相册里,带回去慢慢观赏,慢慢品读,慢慢回味。
最有一番情趣是在走“一线天”。见,两大块直顶云天的石壁中裂开了一罅,那石缝非常狭窄。顶上并杂夹着许多碎石,感觉摇摇欲坠。里面峭壁的两旁湿漉漉,感觉到不大清洁。但,俗话说“不挤一线天,风景去半边”。好奇心的促使,我的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往里迈进。随着步伐的不断踱移,洞深邃纡徊,道路极为弯曲、也极为狭窄(一些地方只容一人侧身紧擦峭壁挤过)。越进光线也越暗,我扶着两旁湿漉漉的石壁,贴壁下着台阶,屏息而行。并打开手机,借着微光缓缓向前。一路上,时而感觉那欲坠悬石逼近身体,极为险危。时而感觉两壁间穹天伸去,洞中石梁挡道,必须弓腰折背,吸肚屏胸,稍不留神,便碰个鼻青额肿。虽然有点紧张,但甚是有趣。当快钻出洞时,天光射进,一股夹带着稍冷的山风也自石罅扑面而来,顿觉心旷神怡、疲惫顿消。
走了一圈下来虽然很累但很幸福,因为我们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欢笑,每一个凝视都仿佛来自来世的召唤,每一个眺望都是未来梦想的起航……我脑海中忽想起韩愈的《山石》一诗,可以很贴切的描绘出太姥山的韵味和我登山的感受及心情: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