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家大院读楹联匾额

在乔家大院读楹联匾额

无以复加散文2026-03-29 13:32:53
假期,随各系部学管主任们去山西走了一趟。在乔家大院,我不仅亲身领略了它的豪华气派、富丽堂皇和森严规整,更多的是实地感受了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家族传统。比如乔家的家规有“六不准”,即不准纳妾,不准
假期,随各系部学管主任们去山西走了一趟。在乔家大院,我不仅亲身领略了它的豪华气派、富丽堂皇和森严规整,更多的是实地感受了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家族传统。比如乔家的家规有“六不准”,即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可以说这些条规放到现代乃至将来都不过时,而现在的富家子弟能做到这些条款的却不多。但乔家子孙却基本上都遵照执行了!这或许就是乔家打破“富不过三代”周期律的秘诀。
走在乔家气势雄伟的高深大院,你随处可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形式多样、书法优美的楹联和匾额。这固然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但我想更离不开乔家对此的高度重视和着力而为。过去虽说没有“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时髦说法,但在我看来,乔家的楹联和匾额却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起到了这个作用。这里的大部分楹联和匾额就像乔家的家规一样,至今并不过时,有些楹联传达的思想和理念,恐怕我们现代人还赶不上。我这里择其感受最为深刻的辑录几则,朋友们看了,就知道我的意见并非诳语。
大门口匾额:“履和”、“古风”。这里没有求财求富的意向和张扬大富大贵的显摆,而仅仅表达家族对和谐、和睦、和气、和处等等的追求,以及永远保持淳朴古风,不尚时髦习俗的心愿。古人说:“中也者,天之达道也;和也者,地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和,什么事情办不成?!
甬道楹联:“百年燕冀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在读了大学仍然找不到工作或不读书的比读了书的还会赚钱的现象较为普遍的今天;在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再次泛起的今天;在急功近利、什么都以一时收益为判断标准的今天,读读这幅对联,或许会清醒、明智一些。
一院匾额:“为善最乐。”为善,能得到他人的赞许、给他人带来快乐;能让自己产生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成就感;能使自己心态阳光、心情舒畅;能给后人积德并为他们做出良好榜样,能不乐吗?
一院楹联:“积德为本续先世之流风心存继往,凌云立志振后起之家法意在开来。”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人要立身于世,必须自觉继承先辈优秀传统。但要振兴后起之小家和国家,是不是今天有些成就便够了呢?楹联做了最好的回答——要着眼未来、开启未来!
二院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在讲机巧、灵活、虚幻、忽悠的今天,这幅对联仍然有意义吗?仔细想想、反思人生,字字真经!还有对联“读书好经商亦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尤难知难不难”,其中的辩证思想、创业思维同样给我们很多启迪!
四院楹联:“有书留晋魏,无事话羲皇。”意思是藏书要收藏很古老的书籍,无事时只谈论古人的美德。为什么呢?藏书当然应该收藏经过时间洗礼和筛选的经典。无事不谈今人谈古人,也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也是为了少惹事生非,为了“静坐不论人非”!
五院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读书即使没有成名,也会有高雅的谈吐和品德,行善积德不求回报,自然心安梦稳。多么通达、洒脱的境界!今人又有几人能做到不求成名、不求回报?!
六院楹联:“宽宏坦荡福臻家常裕,温厚和平荣久后必昌。”这与前面的对联简直一脉相承,但又有新的意境。宽宏坦荡、温厚和平,不仅能成就今天的事业,而且还永葆家业长存、幸福永远。还有一联:“诗书与我为麯蘖,嗜好与俗殊酸咸。”意思是读诗看书像饮酒一样美,业余嗜好要不跟俗人相同。这与我喜爱的另一幅对联“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有异曲同工之美!
六院还有一联:“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需求己莫求人。”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嘉诚、比尔·盖茨等真正的亿万富翁在生活上却特别节俭的原因和理由!
乔家大院的楹联还有很多,这里仅仅辑录了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就足以印证乔家大院的另一幅对联:“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而外别无奇书。”到乔家大院,读这些楹联和匾额,就可以获得良多启示和人生快乐!
乔家大院,谢谢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