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娘变了
母亲今年69岁,而父亲早在10年前就去世了。父亲比母亲大1岁,若活着今年正好进入古稀之年。父亲去世这10年间,母亲一直在乡下老屋住;虽说是乡下,但也在较繁华的街道门面处上,故也很方便。白天街上人来人往
母亲今年69岁,而父亲早在10年前就去世了。父亲比母亲大1岁,若活着今年正好进入古稀之年。父亲去世这10年间,母亲一直在乡下老屋住;虽说是乡下,但也在较繁华的街道门面处上,故也很方便。白天街上人来人往,一遇逢集更是热闹,卖果蔬的各种小摊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我们姊妹共4人,2男2女,俱已成家,我是老大,小妹和弟弟均在外地,回家少,县城只有我和大妹。大妹在学校上班,我在电视媒体工作,因此我们两兄妹平时工作都很忙,不过遇上节假日抽暇上去看看老母。有时是母亲乘车到县城在我家或大妹家小住几天。住上几天心急了,就扔回老家。毕竟在老家住惯了,亲戚朋友多在那里,东家转,西家转,聊东聊西,混日子快。她说一到县城的家属楼,好像进入鸟笼子,呆久了就心急。多年来,母亲始终在乡下和县城两地跑,当然是在乡下待的时间长;因为乡下才是她最习惯的地方,像鸟儿回到森林,那儿才是她的天堂。
一到小长假,我买点东西,回乡下看看母亲,一进门,母亲自然很高兴。虽然是回家看老人,按理应该是我们侍候老人,可反倒是她忙这忙那,下厨做点好吃的。因为传统习俗,我们还不习惯在老家做饭,因为老家不兴男人下厨。
每次回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家庭温馨感染着我。就这样,母亲在乡下的日子虽然清贫平淡点,可过得还蛮有滋味的。
由于老家有4间门面,3间出租,一年租金加上我们四姊妹每年给的,母亲应该是吃穿不愁并略有余头。我们平时劝她,为了身体,不要太抠。可母亲是困难年代过来的人,从不大手脚花钱,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可就是去年一件“好事”,把整个家庭的平静打乱了。母亲像变了个人似的,对人生分了许多,把母子、母女、姊妹关系搞得异常尴尬。
去年10月份,老家的老房让外地客商相中,打算整体承租,包括邻居家4间,他们打算将原有房屋拆掉,重新打地坪,安装成二层钢架房,开超市。母亲打电话告知我,我说好事,可以商量。可由于我工作忙,走不开,便让二弟上去商量,最后的结果是老地基一租17年,每年租金2万元,共34万元。
老家房屋出租停当后,母亲用17万元给自己在县城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套房。为避免以后发生纠纷,族内望重者建议,这租房所余17万元子女们谁也勿动,作为母亲养老用。大家认为可行,我亦以为然。可问题是,母亲自己留了1万多自用外,擅自将所剩十几万悉数借给老二。她说,老二在外做生意,需要贷款,不如将我跟前的钱“贷”给他,他俩商量好了,每年返还1万,捎带1千元利息。我说,这事应该是3个人商量的,也就是一个家庭的事,你二人达成协议有点欠妥,假如我不同意该咋办?母亲说,钱是她的,她想咋办就咋办,你怎么不让兄弟好过。反倒成我的不是了,我无语了。
从此后我们母子之间好像有了隔膜,她和钱近了,和儿子的心远了。尤其是母亲,自此变得生分了许多。有时来家中吃饭,稍不如意,动辄扬言不让我继承家产。自搬到县城后,母亲多数在我和大妹家吃饭,有时在我家说大妹的不好,在大妹家说我的不好,我经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当回事。常在一块,矛盾摩擦自然多,常不在的反而没矛盾。这好像一个单位,经常上班的人反而让领导嫌恶,因为经常上班干工作的干得越多,出错的几率也多,而常不在单位或请长假的人,由于不干工作,也不存在出错,一年到领导家去一趟,意思意思,领导得到好处反觉此人不错。
不知咋的,自从母亲处理掉老家房屋搬进县城后,由于乱表态,说三道四,闹得姊妹关系不和,鸡犬不宁。在母亲看来,没钱啥也难,有钱就有一切。多半辈子不太富裕,如今出租房屋一下得了30多万,可以说,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的人,从一个平常老人一下变成了“富婆”,如今对人的态度也变了,心也变了。在她认为,有钱可以不看任何人的脸,包括子女;若没钱,万事难。母亲原本就很爱钱,记得前年,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她给我说点事,让我别骂她“爱钱”,我说啥事,我怎么骂娘呢!于是她说,让我给家里写上两幅字;我说不是前几天回家刚写好贴在墙上了,再要字干啥?她说,昨天逢集,来了一个外地人,一见墙上字好,问她可以卖吗?她说可以卖;然后那人问多少钱?母亲想,我出价高点,把那人“吓跑”一打发得了。就说“300元”;谁知那人也没还价,直接拿出300元放在桌上。母亲说,她当时惊呆了,想是那人肯定嫌价高,不会卖的,谁知人家价都不还。一幅没装裱的字居然能卖300元,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母亲没念过一天书,难怪不懂。后来我抽空又写了两幅,她挂在墙上,可时间不长,又给人卖走了。于是又让我写几幅,还说,反正出在自己手上,卖成钱也没啥。我说,一幅字写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其实母亲并不缺钱,她一见能卖钱的东西不由她要卖。在她看来,一幅字无非是价值一两元的纸上写点字而已,若能卖二、三百元那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事。
母亲自从“有钱”后心性真的变了,母子、姊妹关系变得也疏远了,和我起了两次争执,便扬言不给家产。真是叫人苦笑不得,亦叫人左右为难。在她认为,你对她好,好像是巴结她讨好她,是为了争家产;对她平淡点,她就给你戴顶“不孝”的帽子。她现在就是拿家产和钱作为砝码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母慈子孝,作为父母,只有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每个子女,才能让子女心服。尤其在家产分割上更要慎重。
人最大的悲哀是让金钱迷失本性,人老了,不能把钱看得太重,亲情更重要。钱可以买来房子,但买不来家的温馨;钱可以买来昂贵的药,但买不来健康;钱可以雇来保姆,但买不来亲情。
2015年3月完稿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sanwen/x5u5544h00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