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最终渴望一份纯真善良
以前看《千与千寻》,记忆最深的是里面的白龙,他和《棋魂》里的亮可太像了!呵呵,同样的妹妹头,同样的俊美无寿,同样的善良。毕竟是大了,这次看《千与千寻》,看到的细节多了,想的东西也不一样了。哎,刚在别人
以前看《千与千寻》,记忆最深的是里面的白龙,他和《棋魂》里的亮可太像了!呵呵,同样的妹妹头,同样的俊美无寿,同样的善良。毕竟是大了,这次看《千与千寻》,看到的细节多了,想的东西也不一样了。哎,刚在别人评论里写下“成长是一种毁灭”呢,太消极冲动了,毕竟毁灭,也是一种伴着收获的过程啊!宫崎骏偏爱讲述女孩子,这次也不例外。虽仍是人类女孩与大自然的故事,但不再是《幽灵公主》史诗般的悲怆宏大,女主角千寻也不再是珊那种女王级的角色,封笔后复出的宫崎骏所要描绘的,仅是最最普通的一个日式小女孩与一条河之间的爱。
河与一个人的爱,看似云里雾里,但只要注意到影片中,浑身恶臭的腐烂神经清洗后恢复了河神的真面目,就可以明白,宫崎骏所要讲的,其实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爱。那么也就可以理解,故事中的爱,并不是男女之爱。爱,包容无边,若只被理解为男欢女爱,就矮化贬低了爱的主题!《千与千寻》借由各种具象的角色,处处揭示着人类与大自然互相帮助互相成长的爱。
故事里,千寻小时候失足跌入河中,其实那条河就是白龙,他救起了小千寻;千寻误闯神秘小镇,被汤婆婆夺去了名字,也是白龙帮她找回自己的名字;河神因为千寻洗尽脏污,恢复了真身;作为报答河神给了千寻一颗药丸,后来这颗药丸解救了白龙;白龙最后也靠千寻的回忆找回了自己被汤婆婆夺走的名字……这一切都说明,人类与大自然是亲密无间。两者并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只有相互扶持相互珍惜,才能各自救赎。
影片里,千寻与白龙都被汤婆婆夺取了名字,这里的“名字”是个相当有趣的意向。人们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个像古时江湖侠客一般的坦荡之士,是以报出自己的名号为荣的,因为名字最真切地代表了他自己。《圣经》中,亚当赐名妻子夏娃并赐名万物,《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赐名野人星期五。赐名,或者命名,是一种“给予意义”的行为活动。名字给予万物意义,对于一个人,名字便可以理解为“自我”。《千与千寻》中,凡是为汤婆婆工作的都要被夺取名字,也就是迷失了自我。千寻之所以能最终保有名字,不仅因为白龙的帮助而找回了自我,更是因为一份原始的纯真,一份坚强的勇气!她不像她的父母,因为贪婪而后被魔法变成了无知的猪,她也不像浴场里的其他人,为了金钱而工作。她从不贪婪,一切东西够用就好,所以千寻从头到尾都能保有自我。
然后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进浴场工作就要被汤婆婆夺取名字呢?其实“浴场”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虽然宫崎骏说会以“浴场”为故事主要的发生背景,全是由于儿时对于日式大浴场的向往与回忆,但若仅如此,宫崎骏也不会被称为是“动画界的黑泽明”了!
浴场,本来有“洗去脏污”的意味,但几乎生活在浴场里的人无不贪婪邪恶,最典型的就是汤婆婆,然后便是无面人。原本徘徊在浴场外的无面人有的只是寂寞,可进浴场后却变得异常贪婪异常空虚,连千寻最后也说“他不适合呆在浴场,他会变坏的”。那么,把“浴场”看做是自然的对立一面——现代物质文明社会,便不难理解了。在现代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有人享乐有人劳作,充斥着金钱交易,人们在其中渐渐变得贪婪,渐渐迷失了“自我”,小贪小坏并不会引起大问题,可一旦有像无面人这样欲望不断膨胀的角色,便会引起大恐慌。
最后我想说说无面人。无面人在影片里的形象带着苍白的类似人脸的面具,通体半透明的漆黑,象征着寂寞与空虚。无面人原本飘荡在浴场之外,象征着原始的存在,后被千寻无意放进了浴场。其实可以把无面人理解为人类心中潜在的欲望,他生来就有,并无善恶好坏。他一开始被千寻的纯真善良吸引,想方设法与千寻接近,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可无面人没用对方法,真正的美好不是靠交易换来的,所以他没法得到千寻。后来在浴场呆久了,经过浸染后愈发空虚寂寞,便开始用金钱交换浴场里的人的关注,欲望不断膨胀,犹如他渐渐胀大的身体,可他却感到更加空虚寂寞,他最渴望的还是千寻!
千寻给他吃了河神的药丸,帮助无面人吐出所吞噬的所有东西,恢复原来的模样。他与千寻一起来到钱婆婆的家里,最后被善良真诚的钱婆婆所收留,满足地生活下去。这再一次说明,人类的心灵只有依靠大自然,才能获得救赎。物质的诱惑,只会让欲望无尽膨胀,心灵却愈发空虚。人类最渴望的永远是一份纯真善良,也只有与其为伴,才能获得最终的满足!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sanwen/x673665hym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