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写作可能是一种损失

不去写作可能是一种损失

村头村脑散文2025-08-01 13:19:39
题目盗用自《读库1102》中的《戈麦之死》一文,戈麦二十四岁自杀,像写作般的生活,他坚信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一生,这种方式,就是写作。我写得不好,亦不会像戈麦那般,但是透过阅读与电影的确能看到并感受到
题目盗用自《读库1102》中的《戈麦之死》一文,戈麦二十四岁自杀,像写作般的生活,他坚信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一生,这种方式,就是写作。
我写得不好,亦不会像戈麦那般,但是透过阅读与电影的确能看到并感受到一些不同的人生,明白一些遥远的道理,醍醐灌顶是艰难的,但成长却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下来的。
【熊菂】
事关读库。
《读库1102》中刊载的《在书中,我老了》是我读到熊菂的第一篇文章,已经爱得不得了。恨不得立马把其余刊登了熊菂文章的读库立马买来,《英伦两生花》定是头号期待的。
自己也是爱书之人,也曾小小气气不肯借书给别人,皆因以前太多的书有去无回。现阶段也是强迫自己与他人分享,虽有不愿,但书还回时想到还有人也读过如此好书便会欣然。
她提到的书,有些大名鼎鼎,而有些却小众独有趣味。还有那些描述里精致有趣容易理解的连环画小书,我从未看过,羡慕不已。
她与书虫父亲的互动与分享则更加让我觉得可爱,我曾向父亲提过要求,多看点书,却被拒绝。我父宁愿看新闻联播也不愿读书,家中当然没有什么藏书,好在之前他们不反对我读书多些,在我要求下还是添置了不少。问题是,彼时日日青春感伤,添置的并无关文学之类,多为看一遍即可的称之为垃圾小说也不过分之流。近来虽然挑书眼光有所长进,但偶也有看不下去的东西,若有一人在我之前读过那些,让我在适当的年龄看到适当的书,想必不会像现在一般,下笔即垃圾。
母亲似乎总是唱红脸的角色,熊菂是有勇气面对母亲强权不示弱的。我却猥琐又懦弱,曾经被母亲没收过未看一半的《八月未央》,没有一言一语的辩解。导致对棉布裙不穿袜子的女生没有多大印象,后来同学中款款而谈的时候沉默不语。
读书或者称之为阅读,总是有这种阶段,从大量的垃圾中掏出真正的精华,喜欢,并学习。用熊菂的话说,在书中,我老了。
【吉本芭娜娜】
吉本芭娜娜是超龄的少女视角写作,而关于她作品中更显眼的则是死亡与灵异超感。
吉本芭娜娜的作品由死亡引入,却总是有着最后迎来的开朗与希望。《N.P》中的不伦,《无情/厄运》里的无情与厄运,《哀愁的预感》中少女认清亲情与爱情的过程,怎么说呢,就是我喜欢的那种调调。
她的作品篇幅都很短小,大概两节课的时间就能看完一本。看下来是平淡的感觉,语言平淡,情节平淡,可就是能够表达清楚她想表达的东西。
这样也就足够了。
【密阳】
有关电影。
戛纳电影节上,全度妍拿了影后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电影里的全度妍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样子,正如崔卫平教授在影评里写到的那番,“全度妍,演得真是太好了。她本身条件也好,不是那种大艳大丽,而是玲珑剔透的那种美,浑身散发着一种闪烁不定的光芒,有点像蒋雯丽。但是比蒋雯丽更加脆弱,这种脆弱来自一种“易感性”,任何周围的变化或内心的动静,都能够通过形貌准确敏锐地体现出来,仿佛是一部完美的感受器。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感受能力,比他的其他能力更加能够反映出他的人性水平,表明这个人心灵的开放状态。”
“这位李沧东(导演)奇人一个,1954年生,在大学获得韩语学位后在中学教韩语。1994年他来北京路过电影学院,想到过在学院路附近开一家餐馆,将川流不息的饭馆拿来当作观察人生的窗口。其时他是一位主要在本土知名的作家,发表过一些小说,得过报纸的文学奖。1997年他43岁时拍出第一部影片《青鱼》,这之后有《薄荷糖》(2000)、《绿洲》(2002),为他带来电影界的美誉,《绿洲》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他还当过16个月的韩国文化部长,拍摄《密阳》是他刚刚卸任文化部长之后。2010年,他拍出新片《诗》,再次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当然,这些荣誉与电影无关。我想说的是观影感受。
全度妍途中信奉基督教,相信上帝,原谅一切,尔后转变为与上帝争斗,她不停的说着自己不会输,而实际却是输的一败涂地。
目睹了友人家的孩子惨遭欺凌却不出手相救,只是在车中不断的念,主,主,主。自己出院后却由那孩子来替她改头换面,不禁觉得就是命,怎么偏偏是这家。
电影里全度妍的感情细微的变化,一点一滴的就是演技。
电影是好的,让我坚信别人的评价都是扯淡,尤其是皮皮上的,别信。
【步履不停】
《密阳》里全度妍选择原谅犯人,我猜想是出于一中高高在上的姿态,她心目中大概幻想自己才是上帝,可以救赎别人,故而在犯人说出上帝已经原谅他的时候,她才崩溃了,犯人也是不需要她的。这是一种面对犯人的态度,原谅却不得解脱。
《步履不停》中的老太太,长子救了个想要自杀的青年却丧失了自己的性命。老太太让苟且活下来的青年每年都来参加长子的祭拜,在次子提出原谅那个青年的时候,老太太坚决的说,就是要让他每年都感受痛苦,就是要让他铭记罪孽。让人感到老太太绝情的时候却又动容。与《密阳》中的原谅,我更喜欢老太太这样带有恨意的铭记甚至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行为。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导演,其余的日本的导演喜欢的也就中岛哲也。
《步履不停》中,虽然场景只是横山一家,但其中女人们的口舌与斤斤计较在现实生活中也十分熟悉,整部片子充满了大气和导演对家庭关系的透彻理解。
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次喜欢的就是孩子们出去游玩的片段了。
【别让我走】
如果说上面的片子里的人还有选择的权利的话,这部片子里的人就只有看似希望的绝望了。
起先是看了路阳的评论“老婆推荐我看了这个片,很棒,静水流深之感油然而生。整个故事弥漫着看似没有希望,但是又温暖的静谧情绪,深深的渗透入心里。剧本改编自石黑一雄的小说,查了又想看这个小说家之前的作品”,陈舒转发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别让我走》多聪明的一个故事结构。够软,并且软得漂亮!其实该片女主角凯瑞·穆里根并不承认这是一部“软科幻”电影,她认为只是将故事放置在并不那么现实的空间中。影片最后一句话说得很好…”
没有不看它的理由,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候,由海尔森的老师说明,才理解了整个故事发生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