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佳期似梦中

总是佳期似梦中

黑纱散文2026-03-27 04:08:17
不知道为什么提起秦少游,我总是很狗血的想到被民众八卦出来的他和苏小妹的故事。在那个时代,远不如今日信息传播高速发达,在现在,可能今儿晚上你们家发生什么稀奇事,你还没声张,第二天大街小巷就已经知道了整件
不知道为什么提起秦少游,我总是很狗血的想到被民众八卦出来的他和苏小妹的故事。在那个时代,远不如今日信息传播高速发达,在现在,可能今儿晚上你们家发生什么稀奇事,你还没声张,第二天大街小巷就已经知道了整件事情添油加醋的来龙去脉了。可那可是个连家国大事都要快马加鞭好几日才到的年月,难以想象,在当时,少游要有多大的影响力才能让所有的百姓都兴致勃勃的把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最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并不真实,许是连百姓都觉得这个才子有些寂寞了,才给他安排一场旖旎的邂逅,此后,日日红袖添香。
秦少游,是个多情的文人,他的诗词大都是些寄慨身世,描摹情思之作,却写的怨悱不乱,有人评价他说: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人们常说诗人是无法入仕的,他们的命运总是很相似,大多在少年时有鸿鹄之志,誓以己之力匡扶江山社稷;壮年时历经宦海沉浮,开始感慨人间世事无常:暮年,或归隐山野或客死他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
就像少游,弱冠之年,他写“宫腰袅袅,秋水盈盈”,初入仕途,他说“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历尽沧桑,他道“轻寒漠漠,晓阴似秋”,最后的最后,他留下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少游是个多情的文人。我想,只有多情的人才能写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样的佳句来。想想,似乎现在这句话充斥着荧屏,几乎成了情书告白专用的攻略式语句,怕是千年前的他也想不到的吧。
忽然想起了《牡丹亭》中的唱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从少游的词中看,他也一定拥有这样一场生死相依的感情。诗人的爱往往是浓烈奔放却并不长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短时间内倾心的思慕着一个人。这倒让我想起金庸笔下的段正淳,年少时风流倜傥惹下不少桃花债,但是在与每个人相处的时光中,他都是拼尽全力的对那个人好,所以,最后在曼陀山庄时,她们都选择了和他生死相随。
对于少游,陪他最久的是他的发妻—徐文美,他们的婚姻虽然是典型的遵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亦算得上幸福,他为妻子写下了一首,《临江仙》,“髻子偎人娇不整,眼儿失睡微重。寻思模样早心忪。断肠携手,何事太匆匆。不忍残红犹在臂,翻疑梦里相逢。遥怜南埭上孤篷。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世间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生别离,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原来,最让人感动的不是一时浓情蜜意,而是岁月静好,彼此相伴相依。
当然,大多文人官场失意,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在别人面前伏低做小,但同时人性中的一些小小的虚荣心又让他们却享受被别人崇拜的感觉,这个时候,青楼便是最好的去处,这里有轻歌曼舞,如花美眷,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是笑着对你的,无论这笑是否是虚情假意,但是对于一个倍受打击的文人来说,这里是绝佳的归宿。所以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世界中一定不能缺少烟花女子,甚至有时我觉得是中国的青楼文化催生了婉约词的诞生。
对于秦少游,而立之年他选择入仕,却不想因追随恩师苏轼而陷入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漩涡中,那场浩劫史称“元佑党争”,历经数十年,从巍巍庙堂到乡间小吏几近无人幸免,秦少游更是还未一伸抱负,官场生涯就草草收场。
于是,落魄文人只得在烟花巷中继续做着那个缠绵悱恻的梦,那个只属于他的梦。他说,“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虽然只是一时的爱情,可是依旧让人离愁万绪,难舍难分。当然,我想说的并不是少游在玩弄青楼女子的感情,只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词是一时感性之作。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多情的文人而言,他的一生都充满了感性。
我最喜欢的秦少游的一首词是《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很多人说这是他因被贬他乡所做,望着昔日繁华的碧野朱桥,如今却是废墟一片诗人才感慨春江化泪。按做这首诗的时间我相信是这样的,可是遵着本心,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他想起年少时的情事,想起了曾经与一心人在此处度过的时光而伤感。就像是,与他同时代的柳永,兰舟催发,相看泪眼,后来是无语凝噎。以后每到这个渡口,可能他也会因回首往事而思绪万千吧。韶华不为少年留,每个人在青葱的岁月都是意气风发的,我想象中,那时的少游也是游历四方,广交天下英豪,总觉得未来触手可及。但是,偏逢党争最烈的乱世,涉世未深的他注定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一代才子最后也不过是客死异乡,一抔黄土掩风流。
很奇怪,佳期如梦是少游笔下最常见的四个字,他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他说,“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那么,我想,秦少游,这个多情的文人,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场梦,算不得是个美梦,但也并不悲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