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封信

期待一封信

征问散文2025-08-27 00:22:57
刚进家门,儿子就神神秘秘递给我一封信,信封是用绘画纸叠的,歪歪扭扭几个字“爸爸收”,抽出信纸,看到上面彩笔写着:祝爸爸快乐!转脸看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小脸仰着,期待着我的夸奖。我忙低下头,亲亲他的脸
刚进家门,儿子就神神秘秘递给我一封信,信封是用绘画纸叠的,歪歪扭扭几个字“爸爸收”,抽出信纸,看到上面彩笔写着:祝爸爸快乐!
转脸看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小脸仰着,期待着我的夸奖。我忙低下头,亲亲他的脸,心里涌起温暖的流,为收到儿子的这第一封信。
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收到一封信了,当然,除了那些广告之类的垃圾信件,还有冷冰冰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的公文信函。我所指的信,是饱蘸着感情,一笔一划亲手书写,字体或刚健或娟秀,让人见字如面的那种。
记得第一次写信,我刚上初中,那时大哥参军到了南方。我在校住宿,一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很强烈地想家。给大哥写信,成为我排解思家情绪的最好方法。晚自习时,偷偷铺开写作文用的稿纸,开始给大哥写信。记得当时还用上了刚学的“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可能是想向大哥炫耀一下吧,结果让大哥好一阵数落。
写好信后,第二天中午利用吃饭的时间,到学校附近的部队邮局,认认真真买了信封,将信放进去,小心的用胶水糊住口,再仔仔细细贴上邮票,反复检查好几遍后,才投进邮箱里。以后的日子,就是等待了。
后来,渐渐迷上了结交文友。从杂志的中缝或底部,看到有交友的信息,就给人家去信。你来我往,一封封信穿越千里万里,传递着纯真的友情。信封上一张张各式的邮票,也成为我的收藏品,一直保存到如今。
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是一封夹着十元钱的信。那时我刚升入大学,读高中时一位比较谈得来的同学也同时参军入伍。我们一直保持通信。有一阵子,我因为家庭经济的困难,情绪很低落,不自觉地在心里流露出来。他觉察后,给我回了一封长长的信,鼓励我走出低谷。在信里,他还夹寄了十元钱。要知道,那时部队战士的津贴才几十元。这十元钱,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时光飞逝,不知什么时候,传统的写信仿佛已淡出我们的生活。现在写信,是很快捷的“伊妹儿”。再就是QQ聊天,可以面对面视频对话。用信纸写信,已被看成土老冒了。曾经有一天,我心血来潮,给外地的几位好友一一写了封信,从邮局寄出去。几天后,我收到了几封“伊妹儿”,还有QQ的留言,异口同声问我:你这家伙,怎么复古了。这年代,谁还用这个。其中,包括那位给我寄过十元钱的朋友。
我落伍了吗?我不知道,只是每天下班经过传达室时,我还是下意识地往里望一眼,我知道,我还是在期盼,在期盼一封真正的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