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离家

初次离家

正告散文2026-02-28 05:45:35
[十三]我从小就梦想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对教书并不很有兴趣。因为我身体弱,曾想过,将来当医生最好,一直想考医士校。可是,毕业的那年,除高中和师范招考,其它学校不招生。根据我的情况,要母亲供养我读高中很
[十三]我从小就梦想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对教书并不很有兴趣。因为我身体弱,曾想过,将来当医生最好,一直想考医士校。可是,毕业的那年,除高中和师范招考,其它学校不招生。根据我的情况,要母亲供养我读高中很不可能,我选择了师范学校,因为师范学校包吃包住。通过考试,师范校录取了我,总算顺利地考入高一级学校。
我靠母亲养大,一直在母亲身边。考入师范,就要离开母亲。父亲死得早,家中没有兄弟姐妹,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突然要离开,自是感到不适应。我靠母亲庇护,才长到十五岁。我经受过几次死亡威胁,都是母亲精心照顾,才活下来。为儿子能长大成人,以续李家一脉,母亲总是劳累艰辛,披星戴月。我还没有满十八岁,还未成家立业,还算不上成人,自然对母亲依依不舍。不过,我考入师范校,总算没有辜负母亲心血,找到了一个终身职业,将来当教师,也有一个饭碗啊。我虽然没有成人,也算半成人。以后,母亲用不着为我的生活操心,即使给我制点穿,比起长年靠她供给吃喝,就微不足道。
母亲当然不想让儿子离开,谁都想儿子能在身边服侍。我没有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更是这样。可是母亲知道,儿子能外出读书,是儿子的出息,也是儿子的前途,她不能拖儿子后腿,她总鼓励儿子远走高飞。一方面,她为独生子考上师范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内心又舍不得儿子离开。儿子同母亲一样,心里处于矛盾状态。
我没有出过远门,雅安朝东朝西都不知道。趁着还未开学,两个同学约我一起去雅安看看学校在什么地方。我向母亲说了此事,母亲同意了。她为我准备了几元钱路费,我就同两个同学一起上了路。
从家乡到雅安,不过九十里路。虽然完全通公路,能有钱赶车的人并不多,对大多数人来说,到雅安仍然是走路。我虽然已十五岁,地理上也知道有七大洲、四大洋,但是,从没有走过离城三十里外的地方,这算是我第一次远行。与我一起去的同学,比我大二至三岁,多次去过雅安,对于沿途地名、沿途景色并不感到新鲜,我却对于一切都感觉惊奇。还未离县城二十里,就感觉走了很远。我问同行同学:“这雅安还有多远?”“还远着哩,这儿才是麻柳场,过去,要爬山翻麂子岗。下山才到还地头,然后才到观音堡,还有八步石、紫石里、对岩、大五里、凉水井、飞机坝、南门坎、才算到雅安。”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到雅安要经过这么多地方。每到一处,我都要问人家,他们都给我作了详细解释。到达观音堡,正是中午,在一家小店吃点饭,已是二点左右。秋天,太阳正大,他们说还没走到一半,那就还得赶路。我才知道,当时许多推鸡公车的人,三天推一转煤到雅安,不是轻而易举,纸上谈兵。空着手走,也感恼火,人家推上几百斤重的东西,不恼火吗?但是,为了生存,那是没有办法的事。直到七点左右,总算到了雅安,在城中玉成店住下来。
没有出过门的我,以前总认为所住的小县城,就是中心。我出城后,都是荒凉的地方,县城自是中心。到了雅安,我才知道,还有比我居住的县城大得多的地方,对城中一切,我都感觉新奇。我感到虽然这城市比县城大,但不管吃的用的,都不如在家里方便。这真体现了,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我只在那里住了三天,就回家了。
回家以后,更不想离开母亲,我已经知道独立生活的艰难。母亲正为儿子上学作着准备。母亲已准备家中最好的一床被盖,将其洗得干干净净,又将家中唯一的一床线毯给我,又给我缝了一套新衣服,做了许多双新鞋。随着开学日期越来越近,我却越来越不想走。离开母亲的前一晚,我对母亲说:“妈妈,我不读书了,我要在你身边,可以背煤卖,挣钱供你。”“孩子,胡说些什么?你不读书,不读书怎么办?你知道妈妈苦死苦活为了啥,还不是为你,为你将来有出息,为你能给妈妈争气,为李家争光。孩子,考上师范校不容易,不能不去,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可是,妈妈,我走了,你一个人在家里,不感到寂寞吗?我离开你,总感觉失落了什么,妈妈,我真舍不得离开啊。”“孩子,我知道你舍不得离开我,其实,我也舍不得离开你。我当然想你依附在身边,你是妈妈身边唯一亲人啊。你离开后,我自然感到孤独和寂寞,但是,我不能拖你的后腿,耽误你的前程。我只希望你能展翅高飞,将来有更大前途。你要为你死去的父亲争气,为李氏门宗争气。我如果不让你走,妈妈不就太自私么?我就对不住你的父亲。我虽然舍不得你离开,却又不能不让你离开。这些年来,你像小鸡一样,一直在我身边,但是任何人,能一直在父母庇护下过一辈子吗?有志男儿,不能像鸡,要像雄鹰展翅高飞,飞得越高越好,飞得越远越好。你考上师范校,才算开始飞啊,不能像小鸡,因为留恋妈妈,就停止飞。我的儿,你若有志气,就不必留恋我,就要像雄鹰一样飞,才不枉妈妈这许多年的辛苦。孩子,你懂吗?”“妈妈,我懂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为父亲争气,为李家争光,为妈妈争光。”虽然这样说,眼泪却滚滚而来。妈妈也想哭,却把脸车过去。
第二天还没亮,母亲很早就起床,为儿子煮了四个荷包蛋,这是这些年来,我没有吃过的东西,我自是狼吞虎咽地将蛋吃完。母亲还给我煮了十个玉头蛋带在身边,要我走路时饿了就吃。母亲帮我收拾好行李,我带走家中唯一的锑盆。三个同学来约我走,母亲帮我背着背包,送我出了城。在车站,我遇见与我一起考上师范的表姐,她正在赶车。她愿意将我的行李用车载走,母亲千恩万谢地向她表示感谢,我自然也向她表示无限感激。这样,我空着手,走上征途。临走前,母亲再三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很好听老师的话,要注意气候变化,冷了就加衣服,暖了就减衣服,到校后就写信,放假就回家。我一一答应了,然后与母亲挥手,洒泪而别。
我就要离别故乡,心头感觉不是滋味,我不时地回头望去。虽然我走了很远,却仍看见母亲站在凛列寒风中,一动也不动。她似乎一直凝视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寒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吹乱了她的衣衫,她似乎不觉得,眼泪一颗一颗地掉下来。母亲究竟在那里多久,我不知道,我感觉我最后回头看时,她似乎仍在那地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