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红尘都看透

就算红尘都看透

东厢散文2026-05-05 19:05:36
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题为《红尘走笔》的文字,发往红袖后,有一红袖文友作了一个短小的评价。评价的原文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意思是你把红尘都看透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乍一看到这句话,我也深深的振憾了:是啊,一
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题为《红尘走笔》的文字,发往红袖后,有一红袖文友作了一个短小的评价。评价的原文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意思是你把红尘都看透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乍一看到这句话,我也深深的振憾了:是啊,一个人把红尘都看透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尤其是我笔下的红尘——
“红尘是把锋利的匕首,慢慢的削去了你额头上尖利的菱角,削走了你心底里残存的温柔,斩断了你欲断还连的情丝。更可怖的是,他还无情的摧老了你的容颜,粉碎了你的梦想,让你的人生变成了那件爬满了蚤子的华丽的锦袍,变成了那弯长满了稗草的孤清的冷月。”
“从来不愿意十分清醒,太清醒了看到的常常是人性的乖张和冷漠。”
“平淡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非生活的本态。生活的本态总是在不断的求索、拼争、起伏。你我来去匆匆,如在莽莽荒原里艰苦跋涉的僧侣,去时总以为会收获良多,来时却也只能庆幸看到了沿途的风景。只可惜风景虽美,却抵不过那漫卷的风沙留给你的苦涩。我辈不是蓬蒿人?我辈还是蓬蒿人!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饮,其中包含更多的是人生的无奈。”
……
暮然再看自己留下的这些文字,心底也会升起一种难言的味道。是啊,如此描述红尘,任谁看了也会心生凉意,这样的红尘,真何须看透。
我们到底要不要看透红尘?这真是一个像我们各自的人生一样沉重的话题。那就让我先来说说我的这个文友吧。这个文友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文友,我们也曾文字唱和,一起挥洒豪情,墨染春花秋月,只是他写的文章,大多比较平和,就算胸有不平气也说得平和而理性,有此时低语胜高声之妙,和他的文章相比,我的文字就显得浮躁和愤青。由此显然他是成熟的,而我则有点外强中干。终于,他的成熟与我的愤青渐行渐远,我们渐渐不再文字唱和。面对这样的事实,我有过短暂的失落,基于对文字的爱,惋叹朋友的离去。我想过其中的原因,大概以我的愚笨只能认为我们所处的境遇决定了我们对红尘对人生不同的看法。他在国企,旱涝保收,家庭完美,生活幸福,而我,举身家之力,尽飘蓬之苦,穷离散之痛,才得以布衣粗食,落落穷年,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场身体意志与心灵较量的双重苦旅,怎么能跟他们的朗月清风春华秋实来相比?此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当然,我大可在这样的红尘里找寻属于自己那狭小的快乐,在艰难求生的缝隙里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一抹阳光,于偷来的半日闲暇徜徉文字,抒写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到达的理想境界。但是生活就是生活,红尘就是红尘,四十载物换星移,四十载春花秋月,这其间有多少车旅舟辑之苦乡关何处之愁,有多少相思难寄之苦天涯断肠之恨,你教我如何完全的放下,完全的超脱?所以亲爱的,我只能对你说,我的文字是沉重的,不为哗众取宠,只为灵魂的依托与释放。“不向红尘觅倦侣,独上高楼倚斜栏”,我祁愿天下所有的生命都幸福美满,何须读懂我这些惨淡的文字。
所幸,我依然能在这样的红尘中越过满眼的荆棘找寻属于自己的快乐。当红日初升,我的心中依然会冉冉升起不绝的希望,仿佛自己的身心也一样散发着执热的光茫;当新雨过后,面对焕然一新的一草一叶,我的心依然充满了窃窃的暗喜,仿佛这一切的新绿是大自然赐与我最纯美的礼物;新上的眉月让我捧若神明,那里面藏着我儿时与父母在大院里纳凉的夏夜;淡去的云山让我浮想连翩,那里面铬着我天马行空的梦想……是啊,只要有一篇美文,就可以把我带入沉思的快乐,只要有一首诗词就能让我体会到红袖添香的柔情,登高临远,心自在河山,一卷在手,情自倾历史,风吹浪打,朝花夕拾,来如秋鸿,去如春梦,好事多磨,心中有爱,就算把红尘都看透,又有何惧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