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天津的这些日子
天津的四季我算是基本体验过了,总体就一个感觉,说变就变。就拿去年国庆来讲,还是艳阳普照,谁知11月初就来了一场雪,可能是贵州好几年没下过大雪的缘故,当时看到外面漫天飞舞在我看来算大的雪时表现得过于激烈
天津的四季我算是基本体验过了,总体就一个感觉,说变就变。就拿去年国庆来讲,还是艳阳普照,谁知11月初就来了一场雪,可能是贵州好几年没下过大雪的缘故,当时看到外面漫天飞舞在我看来算大的雪时表现得过于激烈,寝室天津的同学却不以为然地说itSnothing!不知不觉我发现原先还绿色盈盈的树叶盘旋在我头顶,然后朝着地面深情一吻,被我踩在脚底嘎吱一声,我才知道秋天来了,以前读了不少描写北方秋的文章,苍凉,枯败,萧条,引发不少文人借此点墨。我是在一次下午打出勤卡时才有所领悟的,天际很高,空旷至极,云淡风轻,顿时感觉自己身边失去了依托,如果不是周围有学校建筑,仿佛像是处于一望无际的北方草原里,不是横向的对比而是纵向的自我感觉到渺小,确切来说是点与空间的一个反差。
还是在无意识中,似乎在几阵强烈而刺骨的狂风中,我意识到多加衣服的必要性,天津冬天的风,只要是经历过的人,应该都会忘不掉,气温不是很凉,但只要起风,你可能就有“浊骨销魂”的感觉,有时后逆向吹来的风,可以把你托起来,有一次我就倒背往下曲,与地面差不多45度夹角,风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非常难得了。这风一直持续将近4月份末。10年初的那场雪,称得上是大雪了,一夜醒来,漫天鹅毛,呼呼的北风噬虐着,地面积雪足有20多公分,头一次见这么大的雪,北国的雪,与第一次见的简直不可相提并论,楼下断断续续地嘈杂起来,往窗外一看,同学们拿着盆打起雪仗来!于是我们整理装备,约上我们班的人也开战去了,这场雪好像到第二学期也就是三月份才溶化完。寒假回家,已经是春光灿烂,来到天津,却依旧满目萧条,记得是哪位作家写北国春时,说春天来得迟,枝头的新芽冒得晚,没有南国那么有韵味,那么热烈,的确,这边的春天并没有太多的标致,最多就是沉寂了一冬的小草冒出零星的一点绿,就这样直接过渡到夏,五月份时,家里的樱桃已经熟透了,而学校湖畔的柳絮正得意地漫天飘着,这个春也晚得太离谱了吧。
刚开始老是抱怨天气怎么还不变热,但还是不知不觉,走在路上空气已经很稀薄了,刚刚开始那几天,一出门,一股热浪就立马吞没了身体,感觉呼吸都不顺畅了,这时又开始讨厌怎么会那么热呢?然后会情不自禁地想念家乡的天气,最热时也不过27、8度,而且整个夏天给人一种生命膨发的感觉,大概是这边树少的缘故。
天津有杨柳青年画,有家传几代的明清泥人,鼓楼,大咕炮台,铃铛镐,意大利风情街,,哥特式教堂,古文化街,步行街,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海洋公园,滨海新区,石家大院…当中我好多都没去过,还有很多很多不认识的地方,争取在大学四年里能留下点足迹。---说起天津,相声是不可少的,郭德纲可是天津的一绝,记得军训那会,班里天津的同学老爱哼《阳光的快乐生活》,幽默劲十足,我床头的室友就是院相声社的,他们说话的腔调就像说相声一样。而且也很热情,记得去年冬天我只穿着一件单衣在等车,一大爷走过来问我“你南方的吧?”我诧异地说:您怎么看出来的,大爷排着我肩说,你不知道北方的天气啊,只要一入冬我们就把棉衣棉裤穿上,穿那么少小心生病。我们又寒暄了几句,后来坐车坐过了,一位热心的大娘直接领着我走了一个站台,当时真的很感激。
天津也算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经历过不少沧桑了。它虽不算是一流的大城市,但也算得上经济比较发达的了,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光是种树,一个学期下来一群大伯干得热火朝天我们学校很重视绿化,放到一个城市来讲,也同样如此,能顾及到生态与自然的城市它的经济发展差不到哪去,就像一个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后往往会注意自己形象一样。相比于国内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我意识里,不仅认为这些城市对其他省份人会有所排斥,我对于它们也同样如此,对于为什么会这样,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来到天津后,我觉得是很容易融入它里面去的。它的生活,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如同一个单身走进玫瑰花丛中会被香味驱赶,但旁边若是一块百合地,那么这个人自然而然就被百合吸引了。也许论经济发展,它不如上海那么迅速,论文化底域,它不入北京那么厚重庄严,并且它与北京相邻,人们的焦点也会倾向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像是一座城堡旁边的阁楼,虽不及总是留来观望的,但也不失它的优雅之处的。
说到天津,不得不说的就是它的狗不理包子和麻花。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些店铺,天津正宗麻花我倒是吃过,但狗不理我只是听其名,看其貌,却不曾尝其位,原因之一是消受不起,天津同学说他们也没吃过,然后心里感觉就平衡了许多。一个在南开大学的表哥来天津已经10年了,他说他仅吃过一次,几个看似与一般包子无太大区别的包子,不到10个就200多块,于是,从此再也没去吃过。像我们普普通通的学生也就只能远观了。
刚到北方的南方人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这边的饮食习惯:甜味。才来这边,总是不理解好好的一份菜为什么就要加糖呢?以后有机会要查询一下原因。胃口也因此糟糕了好久,也许是入乡随俗的缘故,生活久了也麻木了,但想到家乡辣得够味的食物,不禁会垂涎三尺。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差异吧!还有很多文化方面的不同,就拿天津人喜欢穿北京老布鞋来讲,在家觉得穿布鞋给人感觉就是没品味,但天津同学就说高中他们班到夏天基本穿它上课,说是很惬意,凉快,而且酷,当时就有各种不理解。说不上喜欢,说不上迷恋,但这年来多多少少对这感触很多,经历了很多,认识了很多。
时常梦回几千里之外的故乡,那里有花香弥漫的山林,有曲径通幽的小径,有绵延不绝的溪流,还有夕阳余晖中的麦田,有一群故友,以及一连串陪伴我走过的故事。在古代,我应该算得上真真正正远离家乡,不知归期的游子。现在虽然也是,但现在由于通讯工具的简便,电话,短信,qq,随时可以联系。飞鸽传书,快马加鞭那种迫切与焦急也慢慢减少了。
大一就这样过去了,从去年辩论赛,学生会编辑部系刊的出版,再到今年的运动会,太极拳,集体跳绳,还有辩协的小品辩论赛预选(虽然最后淘汰了),其他大大小小的社团活动…感觉大一总算没白过,学习方面只能说勉强过得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sanwen/xud6f5uh2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