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謝氏黔陽諸祖(組詞)

題謝氏黔陽諸祖(組詞)

赡裕现代诗歌2025-10-07 11:34:56
採綠吟·題謝氏黔陽初祖謝祥卿宋末營虛室,解甲後、隱住黔陽。咸淳進士,下車河北,興國安邦。女真初潰退,來蒙古,仕途取捨彷徨。謝祥卿,奔波苦,黔東岑鞏尋訪。遷鎮遠知州,風聲緊、邊陲山水依傍。鐵騎掃江南,順
採綠吟·題謝氏黔陽初祖謝祥卿
宋末營虛室,解甲後、隱住黔陽。咸淳進士,下車河北,興國安邦。女真初潰退,來蒙古,仕途取捨彷徨。謝祥卿,奔波苦,黔東岑鞏尋訪。
遷鎮遠知州,風聲緊、邊陲山水依傍。鐵騎掃江南,順潕水舟航。昔龍標、風韻猶存,詩天子、傳聞滿村莊。權耕種,紳士出行,人仙兩忘。

註:謝氏遷黔始祖謝祥卿(1225—1294),字符臣,一字元臣,號龍竹。原籍河南開封府陳留縣人,居城東門竹塔橋。生於宋理宗寶慶元年乙酉五月初五日亥時。宋甯宗嘉泰時期禦史謝宏勳孫,宋理宗紹定時期廬陵主薄謝舜祿次子。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王龍澤榜,以賜進士出身,官南宫縣知縣,旋任貴州鎮遠府知府,開發思州,誥封奉政大夫。例贈朝議大夫。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宋絕元亂,解組回原籍,路經黔城,见山明水秀,止妻若子,卜居城西北門外。續置田莊於株木山、磨頭坪、竹滩等處。公方正清廉,不與世俗为伍。卒於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十一月二十一日午時,壽七十歲,葬黔陽縣櫧木山清水塘牛形,甲庚兼卯酉。為遷黔陽縣謝氏始祖。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桂月上浣,金潭劉芳書有《遷黔陽始祖謝祥卿傳》。稱其“嘗於後圃,作虛室而居。不履公門,絕交市井。客至適開東閣,酒闌則臥北窗。賦詩鳴琴,以朝以夕,甚自得也。”又云“吾又聞公在鎮遠也,其民先是恃險負固,俗多頑梗。公至,仁以緩之,義以率之。寬猛業濟,蓋幾乎月明人醉,野茂花深,稱善治焉。故其蒞任也,兒童有竹馬之迎送;還轅也,父老切遺車之愛欽。”“今卜居是邑,善政善教,誠於若鎮民之身被者之深且遠。而過其廬,聞其風,子弟無良,至不敢以姓名通於鄉,先生竊有優賴焉。尤可幸者,公來自中州,乃山川毓秀之所,風雨和會之鄉,故稱人文淵藪。溯降神於嵩岳,追文章於江左。源遠流長,有自來矣。”配蔣氏(?—?),例贈恭人。生、歿未詳,葬同夫。生三子:長謝郁七,遷徙貴州天柱縣蔡溪立籍;次謝郁八,移居羅翁;三謝郁九。

換巢鸞鳳·題謝氏蘇園初祖謝天相
初創蘇園,正乾隆五載,傍潕臨沅。欲東山再起,且廣置廊軒。烏衣朱雀夢中殘,憶淝水、兒郎真可觀。隋唐宋,已落魄、愧留金匾。
柔軟,儒竝宦,先祖盛衰,明晦於杯盞。太學成均,廣西閒職,翻閱祖宗書卷。分爨開基別椿萱,奉承勤儉離寒蹇。風雲耕,雪霜吟、舞筆磨硯。

註:蘇園謝氏開山鼻祖謝天相(1717—1789),字帝衡,太學生,廣西試用縣丞。生性樸質正直,禮賢好學。賦性孝友,慷慨多義。處戚族、鄉鄰,最敦信義,稚魯無欺。相貌魁偉,聲音宏壯。方正廉潔,不妄交人。清乾隆五年(1740)庚申,由楊家山分爨,卜居土門,建立蘇園。勤儉創業,四百餘畝。乾隆九年(1744)甲子,參加國子監考試,授正八品,分發廣西試用縣丞。乾隆三十七年(1772)壬辰,湊丁捐穀,積母子金。乾隆三十八年(1773)癸巳,始冊名成均。乾隆五十年(1785)乙巳,經營建祠,勞厯三載,未嘗以老而辭倦。購買黔陽北正街向姓故址,於丁未鳩工。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定方坐西朝東,四面築以磚牆,門立東傍。高敞閈閎,額曰:“謝氏宗祠”。庭院寬宏,石階三級,左立間牆,中設大龕,供奉黔陽謝氏歷代先祖昭穆、考配之神主,左右配祀十二祖國柄公、國恩公、國泰公、國表公之神位。後廡設立廚灶。左側旁通以巷,直抵外庭。不期年,而工竣焉。經營建祠三年,雖老不怠。生於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二十日未時,歿於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正月二十四日未時,葬大沖頭陳茶園龍形,乙山辛向,有《墓圖》。享壽七十四歲。乾隆五十五年(1790)上元嘉節,子孫後裔遵遺命,將土名朱進田、孫子沖等處田坵,照畝納稞,施入清水庵,以供佛祖。道光四年(1824)甲申,黔陽縣教諭陳學奎譔有《帝衡公行實傳》。清咸豐二年(1852)壬子十二月二十六日,孫光籙、光籓、光第;曾孫宗倜、宗烓、宗湘;玄孫德昭、蓋愆、德暄、德星、德晟、德煜、德樹等仝立《清水庵田產碑記》。配蔣氏(1718—1801),歸自牛路,方新公女。生於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月十七日子時,歿於清嘉慶六年辛酉六月十七日酉時,享壽八十五歲。同治《黔陽縣誌》卷五十四《壽婦傳》有載。葬大沖頭陳茶園,與夫合塚,右邊。生二子:謝仁密、謝仁寀。生二女:長女謝命姑適牛路蔣景聖,次女謝窕姑適桐木庠生向信業。

春夏兩相期·題黔陽蘭圃老人謝祖乾
晚清衰、世風偷改,倫常不比前代。八國侵華,科舉廢於金鎧。維新明治已成功,效法東瀛、求良宰。陋巷窮儒,他山攻玉,往來黃海。
青春正遇辛亥,欲效忠民國,舞衣羅拜。暗夜燃燈,揮筆著書添彩。烽煙戰火不能停,瀝血嘔心、潛天籟。白髮催生,老淚縱橫,幾多無奈。

註:蘇園復興祖謝祖乾(1872—1941),字禎元,一字蘭圃,號鍾靈。清光緒年間,由龍標書院講席,邑紳蘭圃老人謝祖乾大肆擴修,新建了“芝玉草堂”、“頤樓”等建築,開闢了“春草”池塘,“甘泉”井,種植了許多喬木在周圍以作為護衛,構成了天然的“世外桃源”勝地。蘇園大門,勒有石匾,上泐謝祖乾的《蘇園》一詩至今尚在。背後有大片竹園呈合圍狀。園後有竹諸種,另有喬木多種,風景極佳。歷來為當地人流覽之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秋七月既望,作為龍標書院肄業生,執曾祖硯農先生《行狀》,請求黔陽縣儒學教諭寗曾澤,為謝光篪作《硯農先生文學傳》。九月,又得邑庠生易著成譔《硯農先生宿儒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秋,與陳慶臣遊株山碧泉山,彼此有詩。《光緒癸卯秋碧泉山感懷》:“城東有古刹,散步愛幽涼。歲久松尤茂,泉清草自芳。秋蘭薰客座,夜月照禪床。慷慨憂時局,僧家意味長。”陳慶臣《次蘭圃君原韻》:“一官遊粵嶠,離別在新涼。冠蓋非吾願,芝蘭羨爾芳。清樽高士酒,明月故人床。待到還鄉日,耆英結社長。”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三月,與沅陵縣優廩生馮士倜一起,自費留學日本,讀宏文學院速成師範班,六月學成回國。銓河南候補知縣。歷任黔陽縣仁區局長三年、邑校職員教員十三年、學務委員三年、黔陽縣農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