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一穴

三点一穴

带电小说2025-10-25 09:54:50
“不趁年轻卖姿色,等到老来纳鞋帮。”这是句俗语,听了觉得粗俗,想一下就觉得生动、形象且富于意蕴。人嘛,就应该抓住年轻时精力充沛,光彩照人的时机多攒钱,等到韶光一过,夕阳西垂,人老眼花再来靠一针一线纳鞋
“不趁年轻卖姿色,等到老来纳鞋帮。”这是句俗语,听了觉得粗俗,想一下就觉得生动、形象且富于意蕴。人嘛,就应该抓住年轻时精力充沛,光彩照人的时机多攒钱,等到韶光一过,夕阳西垂,人老眼花再来靠一针一线纳鞋底攒钱就迟了。我嘛,现在是将要西垂的太阳,是将要昏花的老眼了,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最需要钱。昨日,儿子来电话催曰:“老爸,再给我弄一万块来,不然她就要走了。”儿子谈对象花钱也是应该,按理说讨门亲用个三万五万也不算多,可是一个教书匠,靠拿点死工资维持生计,哪来万这样单位的钱啊?今天一早,女儿又来信息了,说是要考研究生,需要交款一万。万啊万,压得我气都喘不过来。我躺在椅子上十分懊恼,当年怎么就有那么强的生育欲望?为了生二胎,几次与计生办的主任瞪眼翻脸,唉,真是自讨苦吃。过去的就过去了,再想也是不过徒增烦恼而已。显然,靠那点微薄的工资和一字一句爬格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怎么办呢?看来还是去问问开点子公司的老同学王三。
王三长着两只鹰眼,一见面就明察秋毫地招呼曰:“呦,老同学。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我揶揄地回答:“还什么风,妖风。”王三说:“老兄,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定是给孩子的事逼得坐不住了吧。”我说:“不愧是点子王三,实在是没办法,才找你讨个点子。”王三递过一杯茶来,说:“难啊。要是早几年,还有办法。”“怎么嫌我老了?点子还有早迟的?应该早有早点子,迟有迟点子嘛。”我故意激他。他笑了笑说:“你的话也不错。说到攒钱,如今只有‘三点一穴’好。”“你就好拐弯抹角捉弄人,只听说三点式,没有听说三点一穴的?怎么回事?”我有些好奇。王三接着说:‘三点一穴’就是指当今最攒钱的行业。三点是指当官、经商、办企业。一穴是指赌博、贩毒、抢银行。”我说:“你说的这些,我都干不了了,还是另想点法子吧。”王三说:“你听我说玩嘛,以你的智慧、韬略和口才,无论是当官、经商、办企业,还是走穴,都是出类拔萃,顶呱呱的人才啊,我们班的同学里有那个及的上你呢?你错就错在入错了行,就像女人嫁错了郎。”这家伙说得我忍不住笑。王三说:“你年龄还不到五十,当官、经商、办厂还可以。我们班各方面都出了一些人才,如果想去政府谋职,可以去找汪志局长;想经商可以去找李华经理;想办厂可以去找黄耳老板。老同学那里走走,总有益无害吧。至于走穴的事你就别去想了。”“笑话,我这钟人,走得了穴吗?那穴还是留给你自己走吧!”我回敬说。
从王三那里会家,他的点子激活了我的心思。那汪志读小学时考试成绩那么差,邋里邋遢的,怎么就成了局长?简直是再版的《丑小鸭》。再说,那李华虽说学习不错,但也没有考取什么名堂。他的家境素来贫寒,哪来的本钱做生意?现在居然生意越做越大,真是匪夷所思。至于黄耳吧,就更清楚了,刚高中毕业的头几年,他是靠拉大板车卖西瓜、卖菜过日子,他还羡慕过我这个小学教师呢。现在怎么就成了民营企业家了,还是菜篮子公司的总裁。唉真是世事难料呀。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也是没有办法。我依照王三提供的手机号码,给老同学打电话求援。
首先拨通的是汪志的电话。汪志问:“你是哪个?”我答:“我叫赵山。我们从小就一起读书。”汪志迟疑了一下,大悟说:“噢,是老二吧。”“对,对。”我想这人记性还好,还记得我的雅号。这老二不是一般的老二,是孔老二的老二,是当时的语文老师嘉奖的。汪志问:“有什么是吗?”我说:“听说你当了局长,我想你帮我办点事。”汪志说:“你是有本事的人,就别笑话我了,我是凭老爷子的势,才混到这一官半职的。什么事,只要我办得到的就行。”我说:“我想换个行业,调到政府去工作,不知可以不?”“这事,我看难办。”汪志说,“现在要调动工作,要么有关系,要么有金钱。”我自知一无关系,二无金钱,也不想过于为难别人,也就将电话挂了。
接着我又拨通了李华的电话。李华问:“谁呀?”她的声音还是那样甜。我答:“我叫赵山,记得吗?”“哦,老二,记得记得。”李华说,“有事吗?”“听说你现在开商城了,我想开家小店,向你请教请教。”我说。李华说:“开小店,攒不到钱呀。搞批发才能攒钱。”我说:“那是当然,只是没有那么大的本钱啊。”李华笑了,说:“这本钱好办。我当初不也是身无分文的。贷款呀。”我说:“没有关系银行不会贷的。”“你这人怎么还是那么老二呀。”李华说;“关系不都是生来就有的,可以搞出来呀。我现在贷款一千多万,不都是自己去搞来的。”我问:“怎么个搞法?”李华说:“本来这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次就破例教你。”我说:“好好,等下,我拿支笔记一记。”李华说:“别记,如果你想贷三五万,只要请银行的经理到大饭店吃一顿,多灌他些酒酒可以了。如果你要贷二三十万,你就要请银行行长到大宾馆吃酒、唱歌、按摩等一条龙服务。如果你要贷一二百万,你就得分别请行长和分管领导到别墅去一条龙服务。”我这人最怕应酬,这横一条龙,竖一条龙的,发晕。
然后我拨通了黄耳的电话。黄耳问:“哪位?”我答:“我是赵山。”“噢、噢,你好你好。好久没见,工作好吗?”黄耳说。我说:“工作还算顺利,就是收入太低,生活困难,还要供孩子读书。我也想像你当年一样办一个小厂。”黄华大笑,说:“你是拿笔的人,吃不了那个亏的。那个时候我是挣扎着过来的,吃了多少苦啊!险些精神崩溃呀!也就是年轻,才度过了难关,要是现在我也吃不消。办厂,谈何容易呀。光靠吃苦还不行,还要讲关系,碰运气。我就靠讲关系免交了十几年的税。又碰上国家政策扶持,才发展出来。办厂就别去想了,经济困难,我可以帮你。”“不用,不用。”我连连说。“你也不用客气,那年我拉着板车卖菜时,你还借过钱给我呢。”黄华说,“全家几口子,靠你那点工资是不够用的。你一个月工资还不够我卖条烟。报个账号给我,我让秘书给你汇几万去。别客气。”“这怎么行,这怎么行。”我诚惶诚恐地挂断了电话。
看来,这“三点一穴”的致富门道,我是没有能力去走了。幸好有几个发财了的老同学,愿意伸出援手,帮我度过时艰。(说是时艰,这是一种但愿罢了,总不能一生贫困都要朋友承包吧。)扪心自问,黯然神伤,想我老二,勤勉一生,咋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