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陵江畔千年古镇磁器口
走进陪都重庆瓷器口,总有挥之不去的感悟,让你回味,让你记忆绵长,说不清是怀念还是伤感,勾起的是你心灵深处的回忆;弄不清是文化积淀还是现代的商业文明,给人的是一种完美的感受……几条深深浅浅斑驳的石板路,
走进陪都重庆瓷器口,总有挥之不去的感悟,让你回味,让你记忆绵长,说不清是怀念还是伤感,勾起的是你心灵深处的回忆;弄不清是文化积淀还是现代的商业文明,给人的是一种完美的感受……几条深深浅浅斑驳的石板路,铺叙了一段幽长——悠长的时光。时至今日,磁器口在嘉陵江畔伫立了已是千年!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建宝轮寺那天起,它便在这里筑堤守望。
它在守望什么呢?
它在守望和平。建寺不久,它便守来了逃难的明朝建文帝朱允,5年的隐修,避免了战乱纷争。因此磁器口又名“龙隐镇”。
她在守望安康。从明代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到清末民国时期的商贾如云,难怪有古人写诗赞誉: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
磁器口几条深深浅浅斑驳的石板路,支伸出许多狭窄的小巷,小巷两端挂了一排排红灯笼,灯火明灭了无数个日夜沧桑。小巷里深居数家人户,房屋老旧,门庭冷落,但都打扫得十分干净,有老人端了小木凳坐在古树下,看不出过多的表情,像所有的故事都已老去,在时光的背后沉默不语。
久久站在小巷,任凭微风拂过脸面,容易使人感伤,不知是感伤岁月的无情流逝,还是感伤老人们的孤独,总之,心在瞬间被掏空。
小巷里一般少有人来。住在巷里的老人,一般也很少走出去,即使繁华在外,几步之遥,总有些人愿意住进回忆里。
走出小巷,那几条主要的街却热闹了许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街道两旁玉石、木刻、锦绣、布衣、古玩、字画……商铺沿街而立,古色古香,就连店铺的招牌,也颇具特色,皆以木刻的牌匾作坊名。还有那舂米的石槽,木槌的糍粑,低回运转的石磨……无不勾起人们久远的思绪,恍如置身过去的时光。
享誉磁器口的“古镇三宝”,是很多人都要品尝的:毛血旺的泼辣、软烩千张的技艺、椒盐花生的香脆,更值得一提的是陈麻花,那黄亮黄亮的色彩,那四处飘溢的特殊香味,那回甜可口的味道,总是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客商。在陈麻花的门前,似乎永远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从未绝息。这里还有真人黑脸张飞,仿佛要用那魁伟的身躯证明他卖的牛肉最好最真……
行至某个地方,耳畔忽然传来了美妙动人的女声清唱,循声望去,但见那斜插的杏黄色旗子中间,一个大大的茶字分外醒目。走进茶馆,茶客们休闲的喝着茶,品着那婉转悠扬歌声,唱歌的是一个身穿现代戏装的女子,空灵秀气,女子唱的什么呢?听不出是悲还是喜,却将人的心捉住。原来磁器口不仅是看得见的古镇,更是‘听得见’的古镇。这里的茶馆千百年来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样的声音永远不变,这里的川剧清唱永不绝响。
磁器口最繁华的街道与南门相依,正对着嘉陵江畔,南门高高耸立,犹立于云霄之中。明清时期,这里是从四面八方水路来的商人游客登陆的岸口,万商云集,昌盛一时。而今,每年三月的时候,江水退了下去,江边摆满了小滩,以露天的茶馆居多,三两人,一台小桌,一壶茶,一大下午的美好时光。也有来往的人在江边自由走动,或看看江景,或在小滩上吃碗凉粉,口味地道,让人念念不忘。江心更常年驻有渔船,深漆帏栏,船身绘刻龙腾祥图,不摆渡,经改造成了别有一番风味的茶馆,引无数的坐客。到冬季的时候,江上泛起浓浓大雾,整个江畔如隐在了画中,不见了昔日的热闹景象,临江的这一边显露出凄冷的样子。
磁器口庙宇繁多,故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其宝轮寺,是磁器口的发祥地,高高的台阶,千姿百态的佛像,袅袅上升的香烟,静如止水的主持,构成了寺庙独有的景象。
作为女子,无论是否生在江南,骨子里都是细腻的,古镇里陈列华丽锦绣、油纸伞、绣花鞋的商铺总是能引来无数女子停留观望,目光婉转。谁不曾料想过,撑一把油纸伞独自行走在江南烟雨中……
作为男子,无论他是否小资,文化的东西,总能打动他,磁器口商铺融合的文化,总能吸引无数游客:你的名字可艺术的融入成一幅画,你的感悟,饰品店早就与你心有灵犀……
喜欢磁器口明媚的样子,阳光被高低不一的屋檐分割成碎片落在地上,有时尚乖巧的女子,身后追随着欢跃的小狗,踩着阳光的碎片在主人的身后亦步亦趋。
喜欢磁器口的阳刚,川剧的力量可穿透你的心灵,寺庙的钟声让人顿悟岁月如金,手工作业使人明白劳作的艰辛。
走在磁器口的街上,有种忘了今夕是何年的感觉,街道两旁的木屋印证着已是累积了千年的风雨痕迹,散发出陈旧荒凉的味道。无论你选择哪条街前行,都可以寻着不同的岁月痕迹,虽然琳琅满目的商品,无数人来人往,纵然看不到它落寞的样子,可看见那些古旧镂空雕刻的木门、朱漆色小轩窗你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年华已远的时光。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