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签字是对学生的不信任

让家长签字是对学生的不信任

国子祭酒杂文2025-07-24 23:07:33
签字是信誉社会的标志。有了领导的签字,就表示了领导同意;在支票上签字,就可以从银行取钱;在合同上签字,就意味着合同生效。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因为互相信任,所以签字才能生效。有了社会上签
签字是信誉社会的标志。有了领导的签字,就表示了领导同意;在支票上签字,就可以从银行取钱;在合同上签字,就意味着合同生效。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因为互相信任,所以签字才能生效。
有了社会上签字生效的成功做法,学校老师也效仿之,每次布置的家庭作业都必须有家长的签字才能被认可。因此就有了下面我在路边遇到的一位成年女士和一位小学生的对话:
“阿姨,您能帮我签一下字吗?”
“什么,我帮你签字?”
“对,麻烦您在我的作业本上签上我爸爸的名字。”
“这能行吗?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没事,我爸爸叫某某”
随后这位女士帮这位小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下了所谓的家长签字。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位女士做法,我们只想知道为什么小学生要请人代家长签字?我们姑且猜想一下:或者家长忘记签了,或者家长不在家没人签,或者作业没做完家长不给签,这些都有可能。可是又为什么非要签字呢?不签字不行吗?难道这些小学生非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下才能完成家庭作业?他们请人代笔难道不认为自己是在造假吗?长此下去他们会不会养成欺骗的习惯?他们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吗?
面对这么多的为什么,我的脑中久久不能平静。老师让家长签字,无非是怕学生完不成家庭作业。有了家长签字,就可以证明学生确实做家庭作业了,而且做完了;有了家长签字,就可以证明家长也在监督着学生,学生没有偷懒。可以说,有了家长签字,好处多多。但是有了家长签字,还会产生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让学生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
现在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我不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也不懂什么教育心理学,更没有亲自给学生上过课,但我却曾经是个学生,上过近20年的学,知道当学生的心理。我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自情趣,他对某一门课有了情趣,自然就乐意去学,成绩自然就好;他对某一门课失去了情趣,即便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即便有家庭作业压着,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总是习惯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如把某某课文抄写20遍,把某某模拟试题限期做完,把某某古诗默写10遍,等等。这样的作业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吗?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指望他们将来有所作为?
作为一名学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能够独立的思考,而且作为家长和老师,也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去独立思考。
如果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家长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下去完成,长此以往,我们的这些小学生,就只会去完成由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而不是自己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我们的这些小学生,也会因为经常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而感到自己不被信任。我想,这种伤害不应是我们所希望的。
我们处在一个讲信誉的社会里,我们不仅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更要给予我们的下一代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特别是我们的老师,负有对我们的下一代教书育人的责任。教书是一方面,育人更为重要。希望不要让那名小学生的事情再发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