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下)

清河坊(下)

印盒散文2025-05-03 13:24:20
在清河坊看到了太极茶道苑、桑蚕之园、忠义亭、回春堂、天堂伞、西湖龙井、林杏亭、方回春堂、天下第一剑的招牌,或古木刻板,或帆旗高挂,或青石雕嵌,或朱漆涂绘,都古香古色,都朴素悠远。太极茶道的小哥们都穿着
在清河坊看到了太极茶道苑、桑蚕之园、忠义亭、回春堂、天堂伞、西湖龙井、林杏亭、方回春堂、天下第一剑的招牌,或古木刻板,或帆旗高挂,或青石雕嵌,或朱漆涂绘,都古香古色,都朴素悠远。
太极茶道的小哥们都穿着深蓝色的袍子,头戴红黑相间的帽子,鞋子随意,但一眼便知晓这间铺子的与众不同。门前的铜像是不是引得游人上前合影留念,小哥们也被过往的游人记录在相机中。老板似乎对游人非常大方,店里的小哥们也是落落大方,四五个人谈笑风生,丝毫不觉得游人的行为侵犯他们的肖像权,也不会因为游人只拍照不买卖而给眼色看。
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看到很多人争取最佳拍摄位置时,才上前拍了一张,然后飞快跑回路中间寻L。
回春堂的门面给我一种那是一间祠堂的错觉,青灰色的高墙,一种肃穆和冷清的感觉。而方回春堂两层楼均为木质,一楼大门两旁分别是东阿阿胶的招牌和店门介绍很具现代感,二楼从格子窗透出黄色灯光,给人温暖,却又似酒楼。
不远处的小亭子,一位中年男人正在弹阮,他的右手边放着一次性塑料杯,装着快溢出来的茶,我并不知名。琴师对面一对中年夫妻,边品茶边欣赏曲子。我本意是不打扰他们的雅致,可惜调出相机之后,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正在演奏的男人和他对面正在品茶的男人望了过来。想来,这样的行为还是会遭到唾弃的。于是我装作试镜,灰溜溜地收起手机,逃了。
西乐园卖糖葫芦的生意特别好,一路走来,只有那里在摊前挤满了人,老远只看到插着糖葫芦的桩子上全是手。兴许是现做现卖的糖葫芦新鲜,兴许是百年老字号的手艺值得一尝。不过,谁家的店不打着百年老字号的旗号在江湖上混的呢?糖葫芦色泽虽优美,容易勾起人的食欲,我偏对它提不起兴趣。
在一个十字路口,发现了一家具有欧洲风情的麦当劳。虽然建筑上无处不挂着“麦当劳”三个字,但是它显示出来的宏伟的气魄,别有韵味的风情,干脆明了的线条,简单的色调,精致的小阳台,深刻地抓住了我的目光。那简直就是教堂,或者欧式别墅!
不过我和L不打算进麦当劳,我们晚餐的目标是能省钱则省钱,不能枉费“穷游”的“穷”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于是,忍着难耐的饥饿,终于走到清河坊尽头的小吃街。
左右两边是隔间小摊,被规划的很整齐,小摊中间是走道,走道正中间是灯柱,所以剩下能允许游客往来的地方不到一米。而此时正是晚饭时间,一群人拥挤在狭小的走道上各自点餐,叽叽喳喳的,令人心生烦躁。随便瞄了两眼摊位上小吃的标价,我们决定走完这条街再决定吃什么。
在油盐和嘈杂声中穿梭了一个来回,还是被它打败了。
记得一位去过杭州的学长说,莼菜是特色菜,要记得吃。但当时光顾着填饱肚子,就随便凑合了。直到旅行结束都没能吃上莼菜,住在四眼井的时候,周围的餐馆不是我们能消费的,所以回来翻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过了莼菜,只恨那招牌放在摊位最底下的位置。
其实并不是有多么想要吃上它,也听说了它的味道大概是怎样的,只是去了杭州竟然没有尝特色菜,就像没去过一般,那执念会无意中深入脑髓。
纠结并没有伴随多久,因为下一站还在等待。不能因为途中的一些羁绊阻碍了眺望。
小吃街可谓是各地小吃的汇集区,虽然也许并不正宗,但能欺骗一些没吃过那地的小吃或者没去过那地的游客。
譬如桂林米粉,一眼瞧过去就跟正宗的桂林米粉完全不一样。桂林米粉的粉是由米炸榨成的,它的表面不会像超市货架上的细粉丝或者普通小店里的干粉一样光滑,甚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反而在仔细观察中会发现一些坑坑洼洼,因为米的不黏稠性。
但在这条小吃街就看到欺骗我的桂林米粉,那种猎奇的兴奋劲被打消了一大半。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特色小吃也并不如原产地的诱人,纯正。
我只当做观赏,却不想品尝。
其实小吃街摊位的设计有点日风的感觉,小挂牌,木隔间,色调均为赭红,除去诱人和灯柱,看上去还真有点异国风情的特色。
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天还没有结束。
也不知道逛到了哪一条小巷,不知方向,不知名称,大大的落地窗的那一边鹅黄色的光,让我想起家的拥抱。有两个人正头对头点单,开心地讨论晚餐,突然涌起年味,又像老电影里常见的情节,耐人寻味。
不够古朴,也不够现代,在“夹缝中”却能常青。清河坊不是一个能令我流连忘返的地方,但偶尔一个不经意的情景,总是叫内心怦然一动。那一次还是走得太着急,还有许多细节没仔细触摸,有机会,再去翻翻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