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印象记

桂林印象记

红绫餤散文2025-09-18 23:57:12
讨论了几天,终于与妻决定去桂林度我们的蜜月。是日中午,我们匆忙收拾了一下,就提着行李出发了。我们先是乘坐班车前往广东韶关,然后再在那里转乘火车去桂林。呆在赣州太久了,鸟儿出笼的心态格外迫切。可坐在去韶
讨论了几天,终于与妻决定去桂林度我们的蜜月。是日中午,我们匆忙收拾了一下,就提着行李出发了。
我们先是乘坐班车前往广东韶关,然后再在那里转乘火车去桂林。呆在赣州太久了,鸟儿出笼的心态格外迫切。可坐在去韶关的车上,心情便有些不好了。因为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咋的,坐了一辆破宇通。一路上,客车底部发出的“惨叫”声,应和着崎岖不平的三二三国道,于是我们的小屁屁便在座位上有节奏地跳跃着。到了始兴,远离国道的几座别具一格的山峦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时正是晚上六七点钟,夜雾刚刚上来,长得不错的那几座山峦在雾中用线条或直或曲地挥洒着大自然赐予它们的神韵,我想那应该是耳闻已久的丹霞山了。公路旁边的一条不知名的河流也颇让人赏心悦目了一番。河水清而绿,若不是知道这还是在广东境内,还真以为这就到漓江了呢!
睡了一夜的火车,终于灰头土脸(火车上不怎么方便洗漱)地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桂林了。下了火车二话不说,在摆脱了桂林贩子们(在桂林火车站专门向散客下手的旅游贩子)的聒噪后,成功坐上一台出租车,向磨盘山码头(游桂林至阳朔漓江段的始发点)进发!没想到桂林竟然几乎是全民皆贩,这出租车司机竟然也想用他那含糊不清的桂普话游说我们去当地的旅行社参加旅游团,他好从中捞一笔中介费。在遭到我们的断然拒绝后,便只好规规矩矩地做好他的驾驶员本职工作送我们往磨盘山码头而去。
近了,近了!一路山的指示牌不断地在告诉我们在接近着目的地了。于是呼吸也慢慢地变得急促起来。终于看到心目中惦记已久的漓江了。碧绿的江水上几十艘游船整齐地排列着,正等着我们乘坐着去游览漓江及其四周的山山水水,不过没钱可不行。
在听完我们游船上的导游介绍完了一些游江的相关事宜后,我们终于开始了我们的大漓江之旅。所谓大漓江之旅,便是从桂林磨盘山码头出发,一路上游览山山水水,一直游到阳朔,全程大约七十公里。经过一段引道后,游船进入了景区,导游说可以到甲板上去观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了。
站在甲板上,极目远眺,望见了,望见了,那朦胧的山景。连绵起伏着,却又一座座突然兀立,仿佛一群少数民族的男女老少们,正手牵着手,欢迎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于是大伙儿迫不及待地端起手中的相机不停地“咔嚓”起来,想要把这所有的绚丽风景统统都装起自己胸前带着的“小匣子”里。拍照,合影******我们用相机将自己的身影融入到这美丽的风景中,并把它带走。不停地拍,不停地做着种POSS,有些累了,另外今天的河风也特别的大。于是病未痊愈的妻下了甲板到船舱中休息去了。留下我在甲板上呆呆地望着远处的山,脚下的水。
一座座奇峰突立着,从我们眼前走过;一道道碧波荡漾着,从我们脚下流走;一排排竹筏,在人力或机器的推动下,在我们船侧擦肩而过。望着这甲天下的山山水水,心中极其的舒坦开阔。任何美丽的词汇此时已变得苍白,只有身临其境时才可意会到这一道道风景的美。心中不断地感叹宇宙变化的神奇,造就了这鬼斧神工般的奇景。听着导游的不断解说,望着这不断在眼前跳动的或粗或细或浓或淡的线条,想着,想着,想成了一片空白。恍惚间,一支蘸满墨的画笔在空白中点着划着描着,空白又渐渐地被这或浓或淡的墨不断地充盈着,最终不留一丝空白,满满的铺在了心里。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没有达到古人的那种境界,在这奇峰与碧水之间穿行了许久,在游完阳朔那段最精华的景点后,心中忽然对这奇山碧水厌倦起来。或许这便是现代人的心态吧,空虚之中渴望着感官刺激的充溢,充溢过后却又是更大的空虚。
景也赏得差不多了,照也照得腻味了,坐在船舱里百无聊赖,于是想起了小学时学的那篇无限赞美桂林山水的课文,在那段有名里排比句里加了几个字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没风时;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水浅时;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赝品。”加这几个字进去,倒不是诋毁桂林山水这幅如诗的画卷,权当是对桂林一些无聊的人的厌恶吧,是他们破坏了这里的极致美景,让仙境也变得世俗起来!
下午已厌倦了漓江沿江的山山水水的我们等船一靠岸便迫不及待地跳上了岸,岸边笑容满面的阳朔人民早已等候我们这些桂林GDP创造者们多时了。老婆叫我花几块钱照张肩扛渔鹰的渔民照,我站在岸边傻傻的渔民相就这样进入了相机里。
现在细看来,还真有点渔民的样子。走上一段台阶便是阳朔县所谓的工艺品一条街,充斥着假货和赝品。我搂着老婆提着挎包火速逃离,留下的是老婆往着摊子依依不舍的目光。
在阳朔的酒店里醒来,游漓江半天的劳累一扫而光。于是起身拉开窗帘,点燃一根“甲天下”香烟,慢慢地观赏这山间小城的景色。我们房间窗户对面一座山叫做书僮山,可我左看右看就没看出像哪个地方的书僮,看来我联想的能力有待提高。
牵着老婆的手在阳朔街上信步走向阳朔最繁华的西街。阳朔的街道比较窄也比较干净,至少比桂林市内的要干净许多。街道两旁的建筑都不高,可能跟这四周是山有关,而且都有些古香古色的味道。走着走着,行人渐渐多起来,我们到了西街。这条街有点像北京的西单步行街,不过要比西单步行街窄许多。这里充斥着各种各样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逛街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隔两三家店铺便有一家酒吧或西餐厅,金发碧眼,黑不溜秋,白得发光的各色外国人悠闲地坐在里面“灌”日子。
天色黑下来了,我们便乘坐事先由酒店帮我们订好的面包车前往观看听说是张导谋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剧。面包车开到一牌楼门口停了下来,我打开车门一看吓我一跳:只见楼门前的空地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这时我有些相信酒店服务员说的来了阳朔不看《印象刘三姐》等于白来的话了。大家各自跟着自己的导游有序地排队进了门楼里面,剧场的人员在大家进场时每人发了一件一次性雨衣。
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了演出现场。此时,一排排的座位大都坐着人,黑压压的一片。我左右看了看,估摸有万把人来看这场演出。我现在已经无法完全回忆起观看演出时的感受了,只记得在一艘渔船在乐声中快速划入演出舞台(水面)后,一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