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山巅火口,探秘石海翻花

揽胜山巅火口,探秘石海翻花

榆关散文2025-05-30 03:34:26
五大连池以珍稀的低温矿泉、美丽的池泊风光和奇异的火山地貌享誉海内外。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最典型的火山口,有我国独有的翻花石海等奇特的地质遗迹。来五大连池旅游,在欣赏美丽的泉湖风光的同时,
五大连池以珍稀的低温矿泉、美丽的池泊风光和奇异的火山地貌享誉海内外。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最典型的火山口,有我国独有的翻花石海等奇特的地质遗迹。来五大连池旅游,在欣赏美丽的泉湖风光的同时,新期火山地质奇观——山巅火口和翻花石海不能不看。
上午与小刘、小杨两位mm及她们的孩子乐乐、瑞瑞游完温泊和连池,时间已近正午时分,我们又急匆匆坐出租车赶往老黑山新期火山景区。为了保护火山地质遗迹和景区内的环境,老黑山景区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景区内只有一条很窄的的水泥路面供园内观光车行驶。购票进入景区后,我们一起坐观光车向老黑山进发。
坐在观光车上放眼望去,黑色的熔岩台地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阔叶火山杨。老黑山火山属新期火山,喷发时间距今还不到三百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凭借风力,亦或是飞鸟的力量,火山杨的种子就遍布熔岩台地的各个角落。
火山杨的根系特别发达,耐得住贫瘠,更耐得住干旱和高温。熔岩上、裂缝间、沟壑里,不管生存的环境多么恶劣,哪里只要有稍许尘土、火山灰或风化的熔岩碎末,火山杨就能在哪里扎根、生长。让人不得不赞叹它顽强的生命力。
观光车在路上行驶,路两旁不时有景观从我们眼前闪过:火山杨、熔岩盆景园、石龙青苔园、迎客松、火山弹,五彩沙滩、火海遗迹……每经过一处景观,观光车上都会播放对应景观的录音介绍。但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观光车并不在景观处停下,让游客有“走马看花”之嫌。好在大家来老黑山主要是想看山巅火口和石海,其他也不多计较。
尽管是走马看花,有些景观还是能看得清楚:迎客松树不高,但枝叶挺拔、葱绿、茂盛;火山弹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却表面浑圆若半个球体,活脱古战场上石弹;位于老黑山南侧山脚下的五彩沙滩,亦堪称奇观,火山喷发形成的沙滩五彩斑斓,刹是好看。

观光车一路迴折曲转,终于来到了老黑山东侧山脚下的中心停车场。下车后,跟两位mm和两个小帅哥儿找了一处绿荫下的石凳,开始用午餐。午餐后稍作休息就跟小刘、小杨商定,趁体力还算充沛先登石阶去老黑山山巅火口,下山后再走栈道看山下的石海奇观。
老黑山又叫黑龙山,是1719年火山喷发形成的五大连池最年轻的火山,因其南坡覆盖有黑色的火山碎屑物及火山灰而得名。我们随游路左转,还未至登山的石阶,就看到老黑山一处峭壁上石刻的“火山奇观”几个大字。峭壁掩映在一片浓密的绿树之中,字体亦显得遒劲有力。
我们来到了老黑山登山的石阶前。看老黑山上山的石阶,随山势时缓时急,曲折蜿蜒。一些上山路段的石阶立陡且险峻。为了防止山石滚落砸伤游人,石阶稍高一侧的山上都装有安全防护的铁丝网。
未登山之前,我有些担心两个孩子年龄小,体力弱,能否坚持到山顶。可很快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两个孩子经常跑在我们几个大人的前面,怕发生意外,小刘和小杨不得不喊他们停下。倒是两位mm,体力远不如孩子,经常落在后面。
转过一道山弯,石阶左侧峭壁上出现几行竖写的红色隶书石刻:“白水萦石龙,奇山映明珠”。这想必是哪位名人游老黑山时留下的题字,我走上前去想就近看个清楚。可题字的时间和落款因时间过久,风蚀日化,已经分辨不清楚。
峭壁左转是一处缓坡,坡上新立一块不规则的熔岩石板,石板上有一首五言石刻题诗,红色行书字体:“五池十四山,地火冲云天。石龙舞石海,群山立水间。”仔细看诗后的落款,才知道这是张爱萍将军1980年游老黑山时的题诗。原诗亦刻在山崖上,因字迹已经模糊,景区才又拓了这块新石刻。
在将军题诗前拍照留影后,我们继续向老黑山山顶攀登。我们时走时停,累了就坐在石阶上或山间的石凳上休息一会儿。走了已经约半个小时时间,看到山上有游人下山,就问距山顶还有多远。游人说还有100多米,我们一阵惊喜。
又有游人下山,再问,竟说距山顶还有700米,我们十分惊诧。向上攀登了三四十米,果然发现石阶旁有一处指示路标,上面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着“距山顶700米”,一个向下的箭头,写着“距山下300米”。好不容易费了半天气力,竟然才走了300米!我们不免有些沮丧,情绪也跌落到了谷底。我猜想先前那位说距山顶还有100米的游客,是善意的欺骗我们,他是怕说还有700米,我们一泄气登不上顶峰。
小刘mm向下山的游客问,山顶的风光如何。游客说没什么好看的,不过就是一个大坑,上去看了就后悔。mm小杨有些动摇,想就此下山。其间小刘mm说了一句十分精典的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
她说,登老黑山后悔,不登老黑山会更后悔。是啊,登上老黑山顶峰,人累得身疲力竭,可看到的不过是一个火山坑,当然谁都会有些后悔。可来一次号称是世界火山奇观的五大连池,如果连山巅火口都没有看到,那岂不是要更后悔?
听完小刘的话,我们又振作起精神继续攀登,两位小帅哥儿乐乐和瑞瑞这时虽然也已经很累了,可还是有些不服输的劲头儿。一句“看谁能追上我”的话,就让他们又鼓足了劲头儿,不一会儿工夫,就把我们三个成年人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我们终于登上了老黑山山顶。在山顶的“兴安落叶松”景观下休息了片刻,我们就通过跨越山谷的一座木拱桥来到山谷的对面。山谷很深亦狭长,里面长满了粗壮、茂密的树木。树木虽很高,树梢处也不过才与桥身平。山谷旁巨石上豁然刻着的“腾龙谷”三个字,为深谷凭添了几分气势。
过腾龙谷不远处,我们来到了老黑山的副火山口。这是老黑山山巅火口之外的另一处塌陷火山口,山口略呈圆形,直径80米,深20米。火口内壁坡度很陡,底部长满树木,由此可以推断森林与漏斗状火口大约是同期形成的。
从老黑山副火山口观景平台东南望,过大片黑色与绿色相间的熔岩台地,远处有一座中间凹陷、四周有明显豁口的不规则的山。山体呈明显的黑灰色,好似大火刚刚烧过一般。这座山就是火烧山。
火烧山与老黑山是同期喷发的火山,中间的凹陷和四周的豁口都源于岩浆的喷发和迸射。火烧山海拔高度较低,距离市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