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洒血铸长堤
滔滔大江,急流翻滚,闸门处更是漩涡密布。人稍有不慎,就会被强力吸入涵管中,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九死一生……——题记98抗洪写满了困苦,也写满了悲壮。在黑龙江垦区嫩江抗洪的最前线,有这样一名战士:他用
滔滔大江,急流翻滚,闸门处更是漩涡密布。人稍有不慎,就会被强力吸入涵管中,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九死一生……——题记
98抗洪写满了困苦,也写满了悲壮。
在黑龙江垦区嫩江抗洪的最前线,有这样一名战士:
他用绳子绑在自己的腰间,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奋勇堵住了大堤的险洞,用鲜血保住了大堤的安全!
他叫庞景阳,是泰来农场第二生产队的副队长。一名刚刚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走上前沿的共产党员。
1998年8月11日,5时12分。
泰来农场干堤4100桩号处,一个供排水穿堤涵突然发生险情。这座穿堤涵直径1。5米。它的闸门设在嫩江大堤的背水坡上。嫩江水位高时,穿堤涵用于控制江水自流灌溉稻田;嫩江水位低时,穿堤涵用于控制江水自流灌溉稻田;嫩江水位低时,穿堤涵用于控制稻田排水。
现在固定闸门的螺丝被湍急的洪水扭断。奔腾的洪水穿过闸门管道,撕开大坝,咆哮着向场区涌来。
万分危急,紧急抢险。场防汛指挥部发出紧急号令。庞景阳率领二队的50名突击队员快速赶到现场。
从7月4日第一次洪峰到达泰来农场后,庞景阳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守堤,抢险。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每次战斗中冲在最前的总是他,20多天下来,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整整瘦了一圈
当天早晨,他接到命令出发前,爱人送出门,送了好远好远。在这种特大的洪水的威逼下,哪一次出征都可能是永别!现在,庞景阳时时面临着生死考验。
一个沙石袋从堤的东边投下去,眼看着通过管道被洪水冲到堤的西边去。二个、三个,上百个沙石袋投下去,仍然无济于事。
“去,快去,去20人扛水泥。”“来,这样,把七八袋水泥捆在一起往里扔。”庞景阳高声地指挥着。
一捆、二捆、十捆、水泥扔下去,不见效果。
怎么办?庞景阳急得站在坝上跺脚。猛地,他想起小时候父辈们讲述过用铁锅和沉船的办法堵决口的故事。现场没有铁锅,但有渔船。沉船,一条装着沙石的渔船沉下去,又被洪水冲到一边。眼看着涵管两侧的堤土塌陷,在场的人们有些慌神了。
在这紧急关头,指挥部制定了新的抢险方案,着先要探明涵管的准确位置,突击封阻。
谁下去?
滔滔大江,急流翻滚,闸门处更是旋涡密布。人稍有不慎,就会被强力的吸入涵管中,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九死一生!
就在这时,年仅34岁的共产党员庞景阳,挺身而出:“我下去!”
庞景阳想,这段堤防是我的责任段,绝不能让大堤在这里垮掉。大堤后面,就是养育自已的土地,就是自己的父老乡亲。作为一名新党员,该献身的时刻岂能退缩!
庞景阳派人找来一根大绳子,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用四五个人在坝上拉着。他纵身跳进了近两米深的急流中,在翻滚的浊流中查找涵管的准确位置。
突然,他的身子向涵管倾斜
“拽绳子!”他高声地喊着。
话音刚落,他的双腿已被吸进涵管中。他双手紧紧扣住水泥斜坡,坝上的人用力猛拽。被拽出水面的他,已是脸色青黄。
好险!吸进去,必死无疑。
战友们让他上来,再换一个人下去。
他说:“来不及了,快把捆有水泥的喷灌机轮竖下来。”
当他把第一个喷灌机轮对准涵管口竖立好时,又觉得下身向涵管口前移。他一边双手紧紧抓住喷灌机轮,一边告诉上边拉紧绳子,就这样他把四个喷灌机轮摆好,然后,把10袋一捆的水泥摆在闸门口。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五个小时过去了。
庞景阳连续五个多小时在水里顶着五级风带来的风浪,和战友们把30吨水泥摆在闸门口前,垒起了一道坚固的大坝。
险情排除了。
战友们把庞景阳从水里拽上来时,发现他大腿前部磨掉一层皮,鲜血染红了水泥,也染红了大堤。
农场的大堤,也因此变得坚固无比!
那坚固的大堤,在300年一遇的嫩江洪峰中巍然屹立。
这不垮的长堤,写满了北大荒人的光荣!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xiaoshuo/x6ds53s0hg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