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天书”事件

宋真宗“天书”事件

吉从杂文2025-08-23 23:38:17
公元1007年,宋景德四年,大臣丁渭上书宋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景德三年底,全国人口比三年之前(咸平六年)多增五十五万户,财税收人增加三百四十六万贯。。。。。。”此时宋真宗赵恒继位十年,宋王朝自
公元1007年,宋景德四年,大臣丁渭上书宋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景德三年底,全国人口比三年之前(咸平六年)多增五十五万户,财税收人增加三百四十六万贯。。。。。。”
此时宋真宗赵恒继位十年,宋王朝自创建到宋景德四年,已有四十九年时间。国家经过三位皇帝的精心治理,此时的宋王朝,与大乱的五代相比,已经算得上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一个盛世。景德四年八月秋收时节,老天爷再一次帮忙,让宋王朝锦上添花,历史记栽:“诸路皆言大稔。”(大丰收)
国内的政治形式是一片大好,可是宋真宗却常怏怏不乐。原因得从三年之前的澶渊之盟说起。
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辽军入寇宋境。宋真宗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战况对宋不利。迫不得已,双方于景德十二月达成停战协议,史称澶渊之盟。盟约如下:
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自此互不侵犯。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作为对辽国战争损失的补偿,宋方必须每年向辽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此“澶渊条约”对于宋王朝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虽然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以北宋王朝的经济实力,不算太多,但对于国家外交尊严上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却是耻辱。所以宋真宗一想到此事,心里就很不爽。所以在国家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他还是常怏怏不乐。
知密枢使王钦若最了解宋真宗。有一次他朝见真宗时,他对宋真宗说:“陛下如真想雪澶渊之耻,老臣到有一法。”
宋真宗眼睛一亮,问:“爱卿有何高见?”
王钦若说:“万岁下令,重兵再进幽蓟,踏平燕幽之地,可雪前耻!”
与中国历史其它王朝的许多皇帝相比,宋王朝的皇帝好象都比较爱好和平。宋真宗说:“河朔生灵,始得休息,联又何忍复驱于死地?除此之外,爱卿可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王钦若说:“皇上仁爱,明达于天地,是宋辽两国人民之福。如果不用战争的法子,以雪前耻,可用另一法子,以光陛下仁爱,我大宋威武!”
王钦若拍马屁,说宋真宗因为仁爱,不发动对辽战争。而实际情况是,如果宋真宗冒险发动一场对辽之战,未必能达到目的。所以非是宋真宗不愿意发动对辽之战,实是不能也。
但宋真宗的政治野心不能通过对外的赫赫武功达到,王钦若能有什么好法子,让皇帝感觉良好起来?
王钦若说:“自秦政以来,仅有四位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明皇。)封禅泰山;我皇可效防古人,封禅泰山,此为不世之大功业也!”
宋真宗听后,心里一动,但又不无忧虑地说:“封禅泰山,固然是不世功业,可据古籍记载,封禅之帝,都得是天降祥瑞,而后行封禅之事!而我朝,现在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但并无特别之天瑞,以应之!”
这宋真宗也是委屈得很啊。大宋三代皇帝,也算是勤政爱民,把宋王朝治理得还是不错啊。但不是说天上人间是有什么感应的吗?他们赵家都把天下治理得这样了,这老天爷也不降点什么祥瑞之物,表扬一下宋朝皇帝们。实在让宋真宗郁闷!
王钦若听后,嘿嘿一笑。他说:“陛下真认为河图,洛图果是神仙所为?不过是圣人教化民众的一种方法而已。所以臣窃以为,历代封禅所谓的天瑞,多人力为之!”
听了王钦若的话,宋真宗沉思了好一会儿说:“如行封禅之事,怕左相王旦不同意啊!”
王钦若回答说:“此大局所需,臣与王相勾通一下,王相也是一明理之人,陛下不必担心。”

王钦若找了一个机会,与左相王旦就皇上将封禅泰山一事,交流了一下,出乎王钦若意料之后,王旦居然反对封禅。他的理由十分明确,皇上不可贪此虚名,而劳民伤财!
宋真宗知道左相的态度后,作了一件创历史记录的事儿:向左相王旦行贿。他找了一个机会,专门宴请王旦,宴会结束后,真宗对王旦说:“联有一坛好酒,爱卿回家与妻儿老小共饮之!”
王旦回到家后,打开酒坛一看,居然是一坛子珍珠。所谓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王旦既吃了宋真宗的宴席,又拿了皇帝的珍珠,所以只能既嘴短又手软了。而宋真宗,作为一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大宋帝国最高统治者,为求能作封禅这样的“大功业”,居然向自已的大臣行贿。这宋朝的皇帝也作得够累!
当然与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的皇帝相比,宋王朝的皇帝也是最有人性的皇帝,为征求大臣支持,不惜向大臣行贿,做法可能有所不妥,但也一定程度地说明了,臣子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王旦受了真宗皇帝的贿赂,再也不太好意思反对大伙议封禅之事了。他的思想,让真宗的一坛子珍珠给软化了。但也是所谓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啊,王旦老了之后,一直以没有反对宋真宗封禅泰山一事,引为憾事。
在搞定承相王旦之后,老天爷又帮了一个忙。景德四年十一月,天降瑞雪。这场雪下得好啊,预示着宋王朝在经历了好几个风调雨顺之年后,来年还会是一个丰收年。所以宋真宗说:“瑞雪盈尺,来年麦苗有望矣!”
他下令于崇文殿大宴群臣。真宗自已作了一首《瑞雪诗》,令群臣和之。景德四年十一月的大宋王朝的心情,被丰收的麦子,与年末的瑞雪搞得暖烘烘的。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初五。(按序应是景德五年,因后来的天书事件,故改元大祥符)宋真宗下令召集王旦、王钦若等大臣,于崇文殿开御前会议。
此时春节刚过,许多臣子沉浸在春节喜庆气氛里,还没有回过神来。即就王旦、王钦若也不知道今天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接到内庭通知后,众臣急急忙忙赶到崇文殿。
大臣们都到齐后,宋真宗说:“联所有请大家来,因我大宋王朝发生了一奇异之事。景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晚,联方就寝,似睡非睡之间,突然寝室内一片大光明。光焰之中,出现一神人,神人穿一降紫色长袍,他对联说,速于正殿建黄箓道场,来年一月,上天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切记切记,勿泄天机!”
“联惊而起,神人忽然不见!联当即令内庭于正殿修道场、作法事,至今一月有余。今晨皇城司上奏,承天门屋南角,发现一黄色包裹,联思之,即神仙所云天书?!”
居然发现了天书!众大臣议论纷纷。
王旦、王钦若对视了一下,心领神会,他们两位连忙下拜说:“必是天书无疑,陛下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