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李煜)这如诉如泣的声音现在读来还是让我为之掬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破阵子】李煜)
这如诉如泣的声音现在读来还是让我为之掬一把眼泪,一介书生的情怀,却承担着家国之重任,他被人称为懦弱之君,其实他不过是一个富家的公子哥,他在有闲的时间里吟诗作画,他有优厚的条件读书,因为他的父亲是国王,所以他不会担心无书可读,他从来没有想过成为一个君主,去为国家的兴替担心,在自小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对于身为一个皇家的他,他从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心思。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继承人中,当时的中主李璟在烈祖李昪灵位前发过誓言“兄终弟及”,即把皇位传给其弟景遂,但因为李煜的哥哥弘翼即李璟的长子当时立下了战功,就立弘翼为太子了,“兄终弟及”的事就多年未提了。但是李煜的哥哥弘翼与其父李璟是有天壤之别的性格的,弘翼为人果断刚毅,权力欲极强,所以总会让正在当皇帝的李璟不满意,李璟呢便又想起兄终弟及的事情。李弘翼担心父亲尊照誓言将皇位传给叔父,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景遂给杀了,尽管如此李弘冀还是没能当上皇帝。为什么呢,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一门心思想做皇帝的他居然在叔父死了之后没几月也跟着去了。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李煜就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后唐的烂摊子做起了名不正而言不顺的皇帝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他当了一个皇帝,对于一个浸淫在诗词书画中的他来说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天大的不幸,也许也是百姓的大幸,他没有野心去攻城掠地,百性就不会受那战争颠沛之苦。是他没有野心,也没有雄心,在承担了家国之重任之后,没有治国之良策,不能烝万民于刀兵,仍免不了国破家亡的命运,文治到武功他都没有为他的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却留下了千古让人悲叹的恋情,当小周后与他缠绵,谁能说不是爱情呢,真真的才子佳人,让人欣羡,可是,不能使国家免于罹祸,同时也不能使爱情得以保全,当他与家人来到汴京,他的小周后也成了人家的入幕之宾,故国不再,伊人难全,作为一个文弱的书生,他岂能不凭栏悲悼,以泪洗面呢,让我深深体会到他生不如死的感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不能保护自己的佳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故国不过是一场梦中的回忆,真让人有惨不忍睹的悲伤。让人最难以忍受的是竟然让宋太宗被牵机药毒死,让他痛不可言,有人说是因为他写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宗毒死的他,我认为不是,因为从一个人的仇恨程度看应该是为情而杀得他,国家已在他的手中了,作为李煜是不可能复国的了,所以一个现任君主竟然斗不过一个亡国之君,这是多么的令赵光义生气的事情啊,而且每天还在写那些让人同情的诗词,这不是等于占有了舆论工具了么,所以,要杀之而后快啊。
其实对于这个结局,我过去真的不理解,因为我想已经没有还手余地了,还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呢?真的没必要么,还留下千古的骂名,多么的没有实际的意义啊。
可是,我现在纵观现在国际形式,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啊,赵匡胤和赵光义还是比较仁慈的呢,还给了李煜说话的机会呢,布什还让伊拉克人把萨达姆给投入监狱,让他没有言语权呢,我们还不知道萨达姆会发表什么言论呢,萨达姆要是有大规模的武器的话,怎么能连家国都保不住呢,而且还送上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呢,所以战争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对于一个亡国之君就是不留余地,让他不能翻身的办法,就是在人间消失啊,牵机药很痛苦,但是断头台也让君主备受侮辱啊!李煜,你不曾识干戈,命该如此,萨达姆识得干戈也是身首异处啊。不能保住国家,也同样保不全家人啊。
要是宋太祖直接把李煜投入牢中,封锁对外的消息,那他不过是自生自灭,看起来宋太祖还是很仁慈的。不过如果李煜的心理有“不自由,毋宁死”的信念的话,他也是命不久矣,当我读他的诗篇的时候,我都会感受到如泣如诉的呻吟,他没有钢铁般的性格,但是有一个悲天悯人的心肠,还有一个才情万种的头脑,他的凄凉悲壮的感伤使我们对他有了无限的同情,这就是舆论的力量,这是不能被统治者所容忍的,他的诗词也为自己鸣响了丧钟。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