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薛宝钗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每次看到这首词,总是有几番感慨,几回泪下;纵使红楼梦全书散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每次看到这首词,总是有几番感慨,几回泪下;纵使红楼梦全书散佚,而薛宝钗的结局,我们也一目了然了。这不禁引发了我许许多多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思考,薛宝钗被作者誉为“牡丹”,称作群芳之冠;无论在各种场合,似乎都比林黛玉占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古代大男子主义的影响之下,薛宝钗无疑是贤妻良母的典型代表;这乍一看起来,似乎是依附于男人的。于是乎,薛宝钗就成了许多红学家眼中封建社会的卫道者;于是乎,薛宝钗就成了有心计掠人之美而自食恶果的代名词;于是乎,薛宝钗便成了整部书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角色。似乎大观园中所有的鲜花都是美丽的,都是可怜的;而只有这个群芳之冠,成为了无情的刽子手。作者词中所说“山中高士晶莹雪”,似乎也变得不怎么晶莹,更说不上什么高士了;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这一切都是她应得的。而作者刻意安排的“钗黛和解”,似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阴谋,那么薛宝钗的结局又如何能值得我们的眼泪呢?那作者对薛宝钗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
作者对薛宝钗起初的评价,远没有对林黛玉那样详尽,只说了“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到第五回,还刻意与林黛玉做了一番比较,说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又说其“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于是人多谓林黛玉所不及,——“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抑郁不忿之意,薛宝钗倒浑然不觉”。这一节交代了两人起初不和之缘由,二人当时尚且年幼,林黛玉应该在十一二,薛宝钗应该在十三四。后来几十回中,才写到请薛宝钗得十五岁生日;而贾宝玉当时还懵懂,梦游幻境之后,还强同袭人初试了云雨情。可见当时如果说,林黛玉就是因为爱情吃醋,或者说薛宝钗此刻就喜欢上了贾宝玉,确实有些牵强附会。而且作者还注重强调,“贾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姐妹熟惯些”。可见此时他三人之间还未有感情上的纠葛,若说林黛玉与薛宝钗不合,并非是因为薛宝钗的问题;只是林黛玉孤高自诩,薛宝钗来了之后,感到自己的空间得到压缩,才有些抑郁不忿之意。此时薛宝钗尚还想着进宫做才人,所以此时还不能定薛宝钗的品格。
直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方逐渐看出林黛玉有这方面的心思,而薛宝钗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意思;若不然一个小小的丫鬟,岂敢在这方面胡说,若不然这题目上的“微露意”,也就没了着落。而宝玉的表现,方还是懵懂无知,若说此时对黛玉的感情,也不过是熟惯些罢了。接下来,李嬷嬷劝宝玉少喝酒,林黛玉出口伤人,得罪了李嬷嬷,宝钗笑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觉得宝钗说出这句话,完全是在为黛玉打圆场,并没有不良的心思。而李嬷嬷气得走了之后,喝了宝玉的枫露茶;恰恰宝玉还在此时借题发挥,摔了杯子要撵李嬷嬷。相信此时,我们就会知道林黛玉与李嬷嬷的梁子,就此结下了;这也为以后,频繁有人在王夫人面前说林黛玉的不好,埋下了伏笔。最是大家疑心宝钗人品的是,第二十七回:“滴翠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宝钗有嫁祸黛玉之嫌,我觉得这时宝钗升智,欲求脱身之法;只因时常与黛玉交往较多,故而第一印象就想到了。如果说,宝钗又想深一层,故意陷害黛玉;我觉得就有些牵强了,宝钗不过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在紧急时刻怎么会有那么多想法。想是后人聪明过头,度君子之腹,也未可知?
其实薛宝钗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虽然被人称作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只不过与王熙凤的做法风格迥异罢了。王熙凤是那种泼辣张扬的性格,动辄大笑,雷厉风行;而薛宝钗却几乎是笑不露齿,文雅贤淑;但是这这并不代表薛宝钗是那种逆来顺受没有性格的人。就连湘云也对黛玉说:“我说出一个人来,你要敢挑他,我算伏了。”接着就说出了宝钗的名字。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画蔷痴及局外”中,第一次出现了三个人直接冲突的情形,而正是这一回薛宝钗完全明白了贾宝玉的心思。贾宝玉但凡看到晴雯、龄官、五儿等大有林黛玉之态的女儿,就觉得喜欢就觉得清爽,甚至看到“龄官画蔷”大有林妹妹之态,不觉痴了。然而相反的是,逐渐疏远了袭人、麝月等略似宝钗的;就在这一回中,还踹了袭人一脚。于是,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形势逐渐清晰。贾宝玉喜欢的是林黛玉,而非薛宝钗;但从宝钗后面的做法当中,恐怕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林黛玉天生有不足之症,薛宝钗却是有热症;林黛玉需要吃人参养荣丸需要补,薛宝钗却是吃“冷香丸”降热毒。两人有太多的不同,却能达到殊途同归,连林黛玉后来也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是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于是两个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说起了心里话。当看到这一回的时候,看到两个姐们闺中细语,不觉感慨万千。尤其是与林黛玉冰释前嫌,共剖金兰语,对林黛玉的关怀情深意切。尤其是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薛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姨妈说道:“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说与他,岂不四角俱全?”黛玉只是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何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宝钗虽然笑推说:“这可奇了!妈说你,你为何打我?”但是薛姨妈会平白说出这些话来吗?以人之常情来看,恐怕是薛宝钗早已知木石前盟,早已放弃了金玉良缘的想法,故而私下里曾跟母亲商议过此事,欲成全宝黛之间的爱情。
其实,自从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之后,在前八十回文字中,再也找不到有关宝钗对宝玉暧昧的笔墨了。而林黛玉也明显把宝钗当作姐妹,不再左右敲打前后相试了。无论李纨,还是凤姐都是拿黛玉开玩笑,要她做贾家的媳妇,薛宝钗也搬出了大观园。如果此时还说,宝钗欲与黛玉争风,恐怕就有失偏颇。高鹗的续书里面,最能引起我们误会的角色就是薛宝钗,如果说对贾母、王熙凤的误会,我们还能通过感情亲属、利益权衡来确定的话;那么薛宝钗无论从各种方面来说,她的所作所为似乎都让人觉得顺理成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zuixinchuanqi/6142.html
上一篇:做人与做学问
下一篇:解读电视连续剧《我们俩的婚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