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在成都
2001年6月6日的那一天,我第一次去成都。那一日,我的所谓职业生涯从此有了改变,那也是我浪迹天涯的开始。掐指一算,八年多的岁月,似乎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光阴似箭,却又似乎路漫漫兮。而那一年在成都
2001年6月6日的那一天,我第一次去成都。那一日,我的所谓职业生涯从此有了改变,那也是我浪迹天涯的开始。
掐指一算,八年多的岁月,似乎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光阴似箭,却又似乎路漫漫兮。
而那一年在成都的许多往事,仿佛就在昨日。
古人说:“少不入川”,我入川的时候,已经不年少了,但我并不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
我依稀记得,《三国》里的诸葛先生,后期以成都为据点,六出祁山,五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位出山前曾躬耕于南阳隆中的乡野村夫,真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那个年代,通讯极其落后,诸葛先生凭什么手段获取外面世界的信息呢?我依然不明白。然而,诸葛先生身在茅庐,胸怀天下,他不是秀才,他是大家,政治大家,军事大家。
那一日我从南京去成都,飞越千山万水,一路的思绪、颠簸和困倦,在飞机降落的失重感中突然清醒。望眩窗外,巴山蜀水,成都平原,雾蒙蒙的机场,阴沉沉的天空。我的向往异乡游历的心境,陡增了一丝的忐忑,前面的路,等待我的,并不知道是什么。
走下飞机,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接站的小伙子,正在出口处,手举着接站牌,翘首张望。瞧他瘦瘦的小个子,便知他是个典型的四川人。我急匆匆的冲着他走过去。
我们上了车,直奔市区。
赶到宾馆,已有老李、小张和小陈三位同仁先我到达。我们住的宾馆,在一环路南四段附近一个叫“洗面桥”街的地方(电子地图可查到),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加之后来形势的严峻,我们还不断的更换过宾馆,特别是老李说他接到过匿名电话以后,我们更换宾馆的次数更频繁了,最后换来换去也没发现有什么动静,就干脆住在华洋花园城酒店了。
我猜测老李有点故弄玄虚。这一情节,我在《天涯孤旅》那篇文字里有过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赘述。
华洋花园城酒店的早餐比较丰富,我们四个人,常常把酒店的早餐当作中餐吃,狠狠的吃饱了,中午和晚上就随意在路边的排挡对付一下。
后来公司开了个食堂。烧饭的阿姨是成都人,她烧所有的菜都少不了辣椒、花椒,没有麻辣,她似乎不会烧菜了。
虽然川菜名扬天下,但我并不喜欢吃麻辣,一开始我怎么都不能适应,尤其不喜欢吃到菜里的花椒。于是吃菜前,先要把花椒捡掉,但仍有个别躲藏在菜棵里的,一不小心吃到它,嘴里的麻醉感如同闪电般直冲大脑,极其痛苦。
花椒是去湿的,因为成都的空气常年潮湿,一个月里,难得有几天能见到太阳。天总是雾蒙蒙、阴沉沉的。成年累月这样的天气,似乎使人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吃辣椒,吃花椒,也许是提振精神,防止疾病的一种方法吧。
除了麻辣这一特色之外,成都的小吃和火锅也是很著名的,特别是火锅丰富多彩,鱼头、牛肉、羊肉、鸡鸭等常见的火锅就不用说了,还有兔头、青蛙、蛇等等品种繁多的火锅。很多火锅店的餐桌就摆在室外,一眼望去,赤着膊吃火锅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在餐桌周围,干擦鞋营生的妇女,肩上挎着一个布包,手里拎着一只木凳,不断的在食客跟前转悠,两眼盯着食客的脚,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擦鞋吧?”、“擦鞋吧?”;还有卖糕点的、卖小吃的,推着小车来回晃荡;更有一轮一轮的年纪小小的女孩,拎着吉他或小提琴,一蹦一跳的围在餐桌边苦苦的哀求吃客点歌。十元一首。有时候客人讲价钱,五元一首也演奏。
成都高档的火锅店也很多,有一次,上面来人,我们沾光去了一家叫“三星堆”的火锅店,那店面的豪华自不必说了。我印象中,那次吃的火锅特别特别的辣,吃了不一会,我就感觉满嘴满鼻子的火辣,直至满脸都像火烧的一样,一时无法忍受。
成都小吃的品种也很多,不过我们很少吃它。
成都人是悠闲的。
工作再紧张,压力再大,大白天里你也可以看到,茶楼里喝茶、打牌、聊天的人们;你可以听到居民小区的窗户里常常传出来的,是哗啦啦此起彼伏的麻将声响。
在成都,各种档次的茶楼、酒楼在大街小巷比比皆是。高档的茶楼里,有吃的、喝的、玩的,据说消费水平蛮高。
但在一片简陋的凉棚下,也会有一片桌椅。那种椅子是竹子编制的,桌子陈旧但却很干净。周围是一片竹林,又点缀着三五棵茂盛的树木。我一踏进这凉棚下,就感觉是一处悠闲、僻静的地方。花不了几个钱,便可以饱餐一顿香辣美味的火锅,或三五个朋友聚首聊天、品茶,畅所欲言。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吃火锅前店主冲泡的大麦茶,浓香四溢,品尝一口,生津解渴,回味无穷。
还有更赏心悦目的休闲。
那次我们陪上面来的人去看乐山大佛。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江交汇处,远远的可以看见大佛的塑像。就在岷江边的渔船上,吃客们边吃火锅边观赏着涛涛江水和岸边风景。船沿一边,船老板正在垂钓。一霎那间,一条活蹦乱跳的活鱼,飞扬在船老板提起的钓竿上,现钓现杀现煮活鱼。有吃客恨不得把活鱼直接从吊钩上,放进火锅里,再添上一瓢江水,原汁原味,原生态。
这一江钓活鱼火锅煮的情景,可不真是一幅极致的休闲餐饮图?!
可这个世界,人分三六九等。
在成都有这样一种说法:住在东边的是穷人;住在南边的是富人;住在西边的贵人;住在北边的是不三不四的人。原因是这样的:东边住的多是下岗工人;南边新开发了许多高档楼盘,靠改革开放暴发的富人们一起涌到了那里买房;西边是政府部门人员的居住区;北边是外来的流动人口。这样,住在东南西北的是什么人,就不难理解了。
很多人认为,成都出美女。有人说,成都满大街都是林青霞。其实,满大街是林青霞的地方,并不是成都而应该是重庆。不是有一种说法叫着:到了什么什么地方,怎么怎么样的吗?其中就有:到了重庆,才知道结婚早。已婚男人到了重庆,看见满大街美女,后悔不及。到了成都,也许并没有这个感觉。
当然,成都也应该不缺少美女,那里的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日照极少,适合生产美女。但我们常常周末去逛街,却很少在大街上看到美女。同仁中的老李说,美女们白天一般不出来,都是晚上出来。小张说,哪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sanwen/xs6uif400h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