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黯然销魂掌:杨过悲情人生的缩影
在《神雕侠侣》一书中,最厉害的莫过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此套掌法之奇。此套掌法一经使出,一生酷爱武艺的老顽童便自愧不如,自此武学一道便且莫提起。此乃第一奇。以郭襄之小,亦为此套掌法倾
在《神雕侠侣》一书中,最厉害的莫过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此套掌法之奇。此套掌法一经使出,一生酷爱武艺的老顽童便自愧不如,自此武学一道便且莫提起。此乃第一奇。以郭襄之小,亦为此套掌法倾倒,此乃第二奇。黄蓉乃书中之最聪明见识最广者,亦不知此套掌法是何门道。此乃第三奇。
关于此套掌法之厉害,我们可以从如下描写中得到清楚的认识:
杨过使出黯然销魂掌的其中两招,周伯通便感实难应对。
而在给郭襄祝寿后,杨过得遇黄药师,欲逼黄药师使出学自南海神尼的武功时,两人打个实力相当。杨过念及过于气盛之少年,就没继续比较下去以决雌雄。
金庸写道,金轮法王实是一不世之才,潜修苦学,进境奇速,竟而冲破第九层难关,此时已到第十层境界。在绝情谷处,中顽童周伯通、东邪黄药师、南僧一灯大师三位联手,才得以将金轮法王擒下。而三人中的任何一位,都不禁佩服金轮法王武功造诣之深。
不过后来呢,杨过黯然销魂掌的掌法一出,金轮法王便败北而去。对比一下,便知杨过虽功力尚不及东邪等人,但黯然销魂掌的威力实不差于任何一位。
然而这套掌法是怎么练成的,全套一十七路掌法的先后顺序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详参这部小说,肃化得出如下推测:
(1)掌法取意。金庸先生在书中有交待,言此套掌法取意自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此可谓黯然销魂掌掌法的缘起,因别而痛,因痛而销魂,因销魂而求寄寓,因求寄寓而现于掌法。相思之苦,是黯然销魂掌创制时的不竭动力。
(2)掌法要领。此套掌法的要领便在于:以心使臂,以臂使掌,出招发掌全由心意主宰。至于起着主宰作用的心意,乃是杨过一十六年对于其龙儿的相思之苦。
此路掌法贵在身与心合,合则威力无限,不合则一招一式总是差之毫厘。故龙杨重逢后,杨过初战金轮法王时,数次欲使出黯然销魂掌却总是难有威力。只是在生死关头,念及龙杨重逢就意味着永诀时,掌法的极大威力才又不知不觉地生出来。
(3)掌法归宿。了解掌法要领后,其归宿也便不难理解:龙杨重逢,便是掌法的丧日。龙杨重逢本是件好事,可是,因无掌法之最需要的相思之苦,掌法威力终是有限。待若干年后,杨过在古墓中了无苦痛之时,黯然销魂掌也便寿终正寝。
(4)掌法名目。肃化统计一下,综合金庸之神雕艺术及九五版神雕一剧,黯然销魂掌有一十九路。现一一列举出来:徘徊空谷/若有所失/魂不守舍/力不从心/行尸走肉;倒行逆施/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神不安;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想入非非/面无人色;穷途末路/拖泥带水/呆若木鸡/望穿秋水。采用电视剧的叫法,孤形只影改称形单影只。另外,呆若木鸡与六神不安当不在一十七招之内。
看着这些名目,我只用一句话来归结杨过:古之伤心人。顺便说一下,宋代宰相晏殊之幼子词人晏几道、文豪苏轼之最得意门生秦观,同在古之伤心人之列。宋时是如是称呼二人的。
(5)掌法排序。金庸只是写出,心惊肉跳乃第一十三招。因此,如何排序,是一个谜。肃化仔细揣摩故事情节后推断,一十七招掌法应做如下排序:饮恨吞声/穷途末路/若有所失/倒行逆施/拖泥带水/力不从心;魂不守舍/心惊肉跳/杞人忧天/形单影只/废寝忘食;无中生有/徘徊空谷/望穿秋水/想入非非/面无人色/行尸走肉。
读者知道,在书中,金庸先生是让杨过一口气说出这一十七掌的各掌名目。然而,作为一套掌法,各掌必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一定的套路来发出。
既然如此,可究竟该如何排序呢,肃化又为什么那样予以排序呢,个中原由,待肃化慢慢道来。
关于杨过创制黯然销魂掌的直接动因,金庸笔下是这么交待的:
杨过自与其妻龙氏于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后不久,便由神雕带着在海潮之中练功。数年之后,除内功循序渐进之外,其余无可再练。心中整日价思念小龙女,渐渐形销骨立,了无生趣。一日在海滨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中随意拳打脚踢,那时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极大威力,轻轻一掌,将海滩上一只大海龟背壳打得粉碎。便由此深思,创出一套完整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
关于此套掌法要领,肃化在上文中也已作出分析。此套掌法的要领便在于:以心使臂,以臂使掌,出招发掌全由心意主宰。至于起着主宰作用的心意,乃是杨过一十六年对于其龙儿的相思之苦。此路掌法贵在身与心合,合则威力无限,不合则一招一式总是差之毫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与妻龙氏分别后的百无聊赖是杨过创制此套掌法的直接动因;其二,深思与妻龙氏子相识以来的种种磨难是杨过创制此套掌法的深层动因。一套黯然销魂掌,其实就是杨过对于自己与妻龙氏相识相爱历程的回忆史。
此套掌法的致命弱点也就在于,龙杨重逢而相思之苦尽消后,再也难以发挥出巨大威力。因此,悲情是黯然销魂掌的生命所在。由此,这部龙杨相识相爱历程的回忆史,也便是杨过悲情人生的一个缩影。
肃化的排序,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而做出。每一掌的名目,都是对杨过一段悲情历程的简要而精辟的概括。
所以,肃化将这一十七掌分为三个部分,代表着其悲情人生的三个阶段:一,小龙女跳入断肠崖之前;二,杨过与程陆姐妹结拜而离开断肠崖之前;三,杨过对断肠崖一事平静后的一十六年。
下面将着重阐述第一阶段。
1.饮恨吞声。我们知道,杨过自从其母穆念容死后,便四处漂泊,后来便是寄宿在一个破窑洞里。遇到郭靖之后,先是受到黄蓉的猜忌,后又遭到大武小武的欺辱,柯镇恶见他使出蛤蟆功时便执意将他逐出桃花岛;到终南山后,先是受到鹿清笃的欺凌,后又遭到赵志敬的报复,可谓是酸辛无比。
关于这段人生,用“饮恨吞声”四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
2.穷途末路。饮恨吞声,并没有使杨过为人所容,最终,全真教在没有丘处机等在山上的时候,还是把杨过逼出重阳宫。正所谓,“穷途末路”有谁怜。
3.若有所失。在孙婆婆用生命换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aobieniu.net/html/xiaoshuo/x575f7s0yn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