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近乎勇

知耻近乎勇

缀连杂文2026-05-06 15:57:47
听很多人提到过“道德底线”,原来觉得那就好像一个人的原则一样,是无论谁都撼不动的,恒定统一的。后来才发现所谓“道德底线”是一些人标榜自己的手段而已,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情而言,它只存在于道德和不道德两种结
听很多人提到过“道德底线”,原来觉得那就好像一个人的原则一样,是无论谁都撼不动的,恒定统一的。后来才发现所谓“道德底线”是一些人标榜自己的手段而已,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情而言,它只存在于道德和不道德两种结果。一个人可能在有些人眼里是好人,在另一些人眼里是坏人,但是道德不会,只要坏了道德的人就是“缺德”,即使那些参与其中甚至获得某种好处的人也知道那是一件“缺德”的事情。那么“道德底线”从何而来?如果道德存在“底线”,是不是可以说一个人“缺德”不要紧,只要不“缺大德”就好了?是不是在荒郊野外打劫,再给被劫者留下几块回家的打车钱叫“底线”?是不是在不伤人命的情况下,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就比较“道德”?是不是骗财不骗色或者骗色不骗财会显得比较有“原则”?
与其把所谓的“道德”夸大到没边儿没沿儿,不如抛开道德,谈谈“羞耻心”这个东西。“羞耻心”这东西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我无从查起,可是很显然我们所倡导的现代文明与它的关系非常亲密。原始社会人们衣不蔽体,和所有的动物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切的社会生活都围绕“生存”展开,既没有一夫一妻制的束缚,也没有交配场所上的严格要求。今天的人们开始讲究穿衣戴帽,强调私人空间,人们开始把两性关系称之谓“私生活”,这些被称为现代文明,当然现代文明是很广的东西,不限于此。人们新的生活习惯使人们懂得自我约束,而这种自发的约束行为恰恰是人们“羞耻心”的证明。然而,在这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三教九流,仍然存在着社会地位的高低,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是高是低,那些看得起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往往也是比较注意自己行为习惯的人,而那些自己都不把自己当盘菜的人,他才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习惯到底代表了什么,更别说让他知道什么是“羞耻”。
企业合作靠信誉,总有人过河拆桥;专业人士靠操守,总有人吃里爬外;朋友相交靠真诚,总有人落井下石;夫妻相守靠信任,总有人红杏处墙。我已经不能把它们单纯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因为它们发生的频率实在高得难以想像。上厕所不关门的;上厕所不冲马桶的;在厕所门上画性爱图片并题词的;公共场所不按规矩排队的;会场肆意喧哗的;公交车上光膀子的;网吧等人员密集地脱下鞋来秀臭脚的;在公司把别人的方案据为己有,还在会上侃侃而谈的;跟导演睡觉未遂假装得逞的;刚从小姐身上爬起来就高喊“世风日下,道德沦亡”的。这些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现象,说起来像是一个个的笑话,说不定博得了很多人的会心一笑,这些事情太平常了,平常的我们都以为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在一个路边大排挡里,几个男生在对路上的两个乘一辆单车的女生吹口哨,两女生怒斥“吹你妈吹!”,男生并不示弱“我就吹你妈怎么了?”,女生反唇相讥“再吹我操死你啊!”,男生一听乐了大喊“你来呀!”。当时木子辉就在现场,我们到底应该对那些男生说点什么呢?还是应该对那些女生说点什么?
回到我们的题目吧,“知耻近乎勇”,我发现很多当事人在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非但没有丝毫的羞耻感,还很有优越感,好像那就是他们张扬自己个性的方式,那就是他们最另类的生存意志,那就是他们最不辜负“弄潮儿”的举动,他们甚至会利用这些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表现,嘲笑那些比他们谦逊的人,从而得到更强烈的满足感。如果一定要谈培养道德,我想还是先从培养“羞耻心”开始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