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议严谨治校
在电视或电影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镜头,国民党军队与我军作战时,指挥官常是跟在士兵的后面,举着手枪,大声吼道:“给我上!谁敢后退我毙了谁!”士兵们在手枪的威逼和歇斯底里的恐吓下,畏畏缩缩,谁都不愿上
在电视或电影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镜头,国民党军队与我军作战时,指挥官常是跟在士兵的后面,举着手枪,大声吼道:“给我上!谁敢后退我毙了谁!”士兵们在手枪的威逼和歇斯底里的恐吓下,畏畏缩缩,谁都不愿上前,没奈何,只得双手端着枪,像一群蚂蚁似的慢慢向前蠕动。一有情况,便掉转头,抱着脑袋,一窝蜂似的退下阵来。指挥官干瞪眼,威逼恐吓无济于事,为了活命比士兵逃得更快。这样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而我军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呢?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进攻时,我军的指挥官总是冲在战士的最前面,没有威逼恐吓,一声“跟我上!”战士们像脱缰的战马,像离弦的弓箭,顶着炮火,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下敌人的阵地。在这里“给我上”与“跟我上”,在士兵们中间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给我上!”这一声命令不会鼓起军队的士气来,耳闻这一声嘶喊,士兵们会想,你怕死,不敢上前,我们也没长两个脑袋,谁肯做傻子替你去当炮灰呢?而“跟我上!”这一声有力的命令却会像战前作动员报告一样,极大地鼓起军队的士气来,听到这一声呐喊,战士们也会想,我们的首长都豁出去了,难道就我们的命值钱?上!这一仗不打胜绝不收场!作战是很讲究士气的,军队有力士气,何愁打不上胜仗呢?由此看来,身先士卒确实要比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产生的威力大。
目前,在教育这块阵地上“给我上!”这中歇斯底里的嘶喊也无孔不入地侵蚀瓦解着教师队伍,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设置了障碍。
譬如,我就住过这样一所学校,小学附设初中,连同学前班共九个班,包括校长在内16名职工。校长是这所学校的领头羊,那么,这只领头羊是怎样领头的呢?以前那种“中心校长代主课,教师们争先恐后挑重担,教学成绩连年上升”的可喜局面的确令人满意。现在,上边仍不断强调中心校长代主课,可这所学校的校长兼带初一《地理》,一周两节课,还不能按时上,常常沉湎于麻将桌和酒场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长是个赌棍,他的下属能有不沾边的吗?这不能不令人担忧。若是本周轮到自己值日,校长总是查过自习,返回卧室再继续睡大觉。差不多每日都是日上三竿才起床,有的教师看到校长睡大觉,也乘机溜出教室到操场上散步。若是上级下达了任务,校长把任务一分,便悠闲自得地踱着方步都附近去聊天,好像这任务光给那些站讲台的奴隶下达的,与我这坐办公室的一校之长无关。教师们敢怒不敢言,本来完任务的劲头十足,看到校长这个样子,憋足的劲泄了大半。到了周末的例会上,校长面孔一板,大发雷霆,有不服气的就开始嘀咕:“平时无所事事,检查时搞突击,通宵达旦折磨人,谁受得了?”用这种军阀作风治校,最后的效率如何,大家不言而喻。
还有一次,几个教师没关灯就到附近闲逛,恰被校长碰到了,会上校长强调节约用电:“往后晚上出门或上自习,教师宿舍必须关灯。你们不能跟我比,如果我出门关灯,有人就会趁机钻空,你们知道我不在办公室,谁愿往教室钻?我不关灯的目的,就是让你们摸不清我在不在办公室。”节约用电是大家的事情,校长又怎能例外呢?走在后边的总是看走在前边的,领头的不带头,又怎能说服众人呢?
俗话说:打铁必须本身硬。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受到历代人们的尊敬,是因为他确实有值得称颂的师表风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校长开会也强调教师应为人师表,那么,校长每天都在接受教师的监督,教师的眼光都在盯着校长,校长确实也应为师师表。
因此,作为一校之长,欲严谨治校,当你的治校方略设计好后,经过酝酿讨论,确实认为可行的话,还是发扬“跟我上!”这种我军将领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的作风为妙。切记,跟在士兵后面撵着士兵打冲锋很难取胜。现在,教办要求所属学校的校长代课,有的校长就提意见说:“教办叫我们代课也可以,如果教办通知我们开会,我们都正在上课怎么办?”教办主任哑口无言。一个学年里能开多少次会?为了逃避代课,借口总是可以找到的。就像狼想吃小羊总可以找到借口一样。以前的那些代主课的中心校长们,难道他们就不开会吗?战场上那些带头杀敌的我军的将官们,难道他们就不开会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演变
下一篇:反腐败需要全民的零容忍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