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来是愤青 好多年没有系统地读书了。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多,新奇感会逐渐减退,读书的欲望往往会明显降低,这好像带有一定的共性。所以人在年青的时候,在求知欲特别旺盛的阶... 杂文 2025-10-17 0
奥运精神——刘翔使金牌黯然失色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十七》在此引用孔子这个故事,是因为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因脚伤无奈退出了比赛,我想说的是:我们最应该关心... 杂文 2025-10-17 0
爱的绝唱 前些日子看了余虹教授的《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后,我感受很深,有很大的感触,对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想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余虹教授在《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中提到... 杂文 2025-10-17 0
走出健康 工友老罗特别爱散步,每天吃过晚饭休息一会后就开始散步了,厂区的鱼塘,后山的公园,附近的村落,新开的山路都是他的散步路线。走得浑身出汗时,对着野山长叫一声,真舒服... 杂文 2025-10-17 0
做自己?做情人? 离开王建已经足足一个礼拜了,今天来到了凤凰,在凤凰的山和水之间照了很多相片,很美丽,很神秘,很古老的地方,我很喜欢在她的怀抱里放肆的笑,放肆的拥抱,放肆的沐浴着... 杂文 2025-10-17 0
闲话爱国商人 “懂日语吗?不懂?那就好!送句日语问候:锅你得洗哇,碗你得洗哇,锅和碗你都洗了哇!中文译为:今天快乐,明天快乐,天天快乐!”中秋节那天,我收到了一则风趣幽默的短... 杂文 2025-10-17 0
婆婆 婆婆55岁了,这次带我儿子从老家回来,让我意外的发现她的鬓角居然多了十几根白发。她仅仅独自带了一个月的孙子啊,居然这么快就生出了白发。原来岁月是这样的无情,带走... 杂文 2025-10-17 0
人生的杯洗具 生活,就是一件件的杯具与洗具。它们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你无从得知,接下来,是杯具还是洗具。呱呱坠地,出生了。有机会经历世间的种种美好与不美好,看绿树红花,也... 杂文 2025-10-17 0
与时俱化顺应自然 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早睡早起”,不分季节的。然而,按照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万全所著的《养生四要》里对第三法时,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法时和调养。春季的三个月,... 杂文 2025-10-17 0
《红河》印象 越南的乡村满目都是阳光的色彩,几乎分不清春夏秋冬四季的界限。远山,清水,蓝天,白云,错落的村寨,茂密的香蕉林,熙熙攘攘的乡间集市,还有三三两两的僧人在走。年轻的... 杂文 2025-10-17 0
仕哥代孕 这一天我刚刚吃过早餐,手机一阵震动,我拿起一看,一条本地号码的短消息:“仕哥,你好,我是你空间的倾慕者女粉丝之一,我非常欣赏你的搞笑文章,每一次,你的幽默都使我... 杂文 2025-10-17 0
面子·脸皮·尊严 人真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就光面颊骨上包的那层皮――脸面,也赋予了很多涵义,可以赏,可以丢,可以给,可以挣,无形中在这块皮上划了一条线似的,线上显示的是给面子,有... 杂文 2025-10-17 0
关于西部民歌 天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西部民歌的视听演绎就使很多以为音乐艺术及其教育功能是人类心灵进化、文明高扬的人惊诧万状、心醉神迷、极力模仿,他们把“真美的艺术在民间”的说法... 杂文 2025-10-17 0
中国式产物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热点而广为人知。过马路在每个国家都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个“中国式”的头衔?这是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每次我... 杂文 2025-10-17 0
究竟狗该不该去捉耗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社会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有利的打击与严惩,甚至越来越猖獗与腐败,比如:盗窃、嫖妓、违规、贪污受贿等等。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 杂文 2025-10-17 0
风雨报人路 与近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作者辽阔江天同行过路。虽谈不上有八千里与否,但一想既然同行过,所以当这本散发着浓浓油墨香的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 杂文 2025-10-17 1
颂女人由内而外的美 古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貂禅,使用离间之计,戏吕布杀董卓的故事为《三国志》点上了浓浓的一笔。貂禅因此而成为四大美人之一,而吕布却落得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个莽夫之名... 杂文 2025-10-17 0
活着像棵静静的树 树不会走路,沉默不语,在人们的意识里树是静止不动,以无意识形态存在。其实树很努力,每天都在努力地汲取能量和营养。它的根不会走,但会延伸,会直着,弯着,绕着圈子向... 杂文 2025-10-17 0
关注国事 如果问在现有的电视节目中,哪一个节目看得最多,我想应该是新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希望透过电视新闻机的这个窗口,随时了解来自世界和祖国的消息。香港的回归,长征... 杂文 2025-10-17 0
毕福剑的底线 毕姥爷的“视频门”事件被媒体沸沸扬扬炒作了半个多月后,随着他在微信上发布了道歉信和据说向台领导递交了《辞职书》后,已经慢慢冷却了下来。如何看待“视频门”,媒体和... 杂文 2025-10-16 0